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三国]据野史记载……> 一鲸落而万物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鲸落而万物生(2 / 3)

间,这会儿也正是来驰援生父的。父亲们都很不省心,可把我给忙坏了!”

孙坚…”

霍贞…”

袁珩泰然自若,对他们震惊的眼神视若无睹,伤怀道:“我与阿父有十月未见,也不知他是否冷时添衣、多加餐饭;这段时日他过得辛苦,是否又清减了许多?″

霍贞想起三年前“袁本初容颜娇媚好女装"的雒阳传闻,对袁珩的孝心持保留态度,不太走心地安慰她:“无碍,你们很快就能见面了。”孙坚努力回过神,尽自己最大努力去适应奇童的思路:“若我家孩子能如使君这般,坚怕是做梦都能笑醒了!”

霍贞欲言又止:不,文台,你不懂,快把这话收回去……否则你只会被吓醒!

朱檇主力与秦颉在宛县以东驻扎,袁绍则在南阳西北与关中交界处蓄势。自从得到朱檇抵达南阳的消息,袁绍便开始重新向宛县进军,带着自弘农运送来的辎重欲与援军夹击赵弘。

然而怪只怪袁绍坚持大孝子人设三年不动摇,又没有袁珩寄来家书叮嘱冷暖,常年过着食素生活、无法饮酒取暖的袁绍,终究在行军途中病倒。其实袁绍停在半途休养也无妨一-毕竟南阳攻防大战已经胶着半年有余,占据宛县的赵弘已经快掏空四方资源,东有自颍川至汝南一路连胜的朝廷大军,西有辎重充足憋了一口恶气的本地官兵,缺一个本就不太擅长前线砍人的袁绍也问题不大。

至少徐璆是这样认为的。

他有些后悔自己那天让袁绍去找个太医看看,这下可好……一语成谶。而这显然并非最糟糕的局面。

在袁绍强撑着抵达涅阳县后,他便一病不起,高热难退,头痛乏力;与此同时,军中部分士卒、乡间黔首流民,都出现了与他类似的情况。徐璆听闻这消息后,顿觉天旋地转。

…是伤寒!

居然是伤寒!

如果刘羲在此,她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伤寒即灵帝时的瘟疫,持续时间几十载,每三五年便会爆发大规模疫情,多在春正月至三月期间,传染性极强,致死率极高。

这是导致汉末人口大幅度锐减的最大原因。而南阳素来是伤寒流行的重灾区,而今正逢战乱,更是雪上加霜。袁绍发了高热,浑身脱力,已然是不清醒了;但金尊玉贵养出来的世家子总要强壮一些,故而尚能用药吊住一条命。徐璆急得人都瘦了两圈,而当他在帐外听仆从说“郎君病中仍记挂着女郎”后,当即没能忍住,潸然泪下。

前来探病的南阳阴氏族人告诉徐璆:“两年前本县医者张机曾前往安平国为先王治病。张仲景素专研伤寒,与武遂长公主一道琢磨出了疫病药方。”徐璆双眼一亮,急切地抓住阴氏子臂膀:“既有药方,缘何为本初治病的医者不用?”

阴氏子长长一叹:“非不肯用也。只是南阳多疫病,如今郡中已没有药材了啊!”

你瞧,在天灾与疫病面前,便再无门第贵贱可言。徐璆不由愣住,眼中光芒渐渐灰败下去,几能与夜色相融。许久之后,他哑着嗓子说:“……给珩女公子去一封信罢。”阴氏子闻言眼眶微红,哽咽道:“两日之前已快马加鞭,递往雒阳了!”一一这实在是个信息滞涩的时代,尤其四方战乱之时,岂止家书难抵,犹多命途流离。

徐璆数次张口难言。

片刻后,他又问:“朱将军那边,也说过了?”阴氏子泪下,叹道:“也是同日寄出的信。”徐璆嗓子眼发干,艰难寻回声线:“啊好。”“……寄出去了,就好。”

袁绍昏昏然躺在榻上,头痛欲裂,乏力间恍惚瞧见有一团朱色走入。他如今神志时常恍惚不清,借着灯火仔仔细细地盯着那团影子,半响都未能瞧出个所以然,便含糊地笑道:“未央来啦?阿父如今病得厉害,竞看不清你了……你快些出去,我染了伤寒,当心……话音未落,又沉沉昏睡过去。

徐璆在远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