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三国]据野史记载……> 身体异常赵常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身体异常赵常侍(3 / 4)

人工智能,就不能帮我跑出来?】

系统震撼,她好熟练,居然用的“跑”字。

系统拒绝:【抱歉,这不符合规定。】

袁珩颇为遗憾。

是夜,袁珩挑灯夜战,三个时辰憋出三百字。

是夜,系统精疲力尽,五味杂陈地写着工作日志。

“这是我带的第一个客户,我曾经也想过抱着她跳楼……”

*

三天之期已到,袁珩成功出狱,带着她忍气吞声写好的三份课业。

第一份是基础题(只有荀攸这么认为),以纯粹的《左传》《公羊》双视角释义《春秋》桓公篇。

第二份是进阶题,积极【重音】辩论古文与今文的核心,并积极【重音】阐述《左传》与《公羊》如何兴盛。

第三份是应用题,问袁珩如何说服当权者施行善政,划重点:只能援引《春秋》及二传。

荀攸看过袁珩的课业,颇觉惊奇地看着她:“原来是可以写得这样好的!”

袁珩:“……”

原来您根本没指望我写出来吗?!

她表情一时没能藏住,荀攸不由笑出声,却是很满意的模样,感慨道:“第三份课业尤为出众……未央若能入仕该多好?”

袁珩没应声,她知道荀攸并非看不起自己,而是实打实地惋惜——若换成蔡琰他便不会这样说,因为治学与从政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

一个是难不难,另一个却是能不能。

袁珩本想说,乱世将至,汉室将倾,届时或许我当真能搏出一条出路;可那日荀攸的教导仍铭记心头,她最终还是保持了沉默。

对于国祚四百年有余、几经断代而又复起的大汉君臣百姓而言,天下分裂、汉祚将终是一件堪称荒谬的事情。

这无关学识与见地,无关地位与身份,身在局中者,就算看清局势也会压在心里,抱着或侥幸或怀疑的心态继续生存。

袁珩不想被打成异端,只能故作强颜欢笑的模样安慰荀攸:“焉知来日没有出路呢?”

荀攸倒是后悔起来,觉得自己失言,也有意叫袁珩好受一些,轻快地笑了笑:“明日请叔父带你去城中闲逛一二?你已闭门三日,若闷坏了,你父亲怕是要打上门来。”

昨日两家已行了“纳采”礼,现在又开始忙着准备“问名”与“纳吉”;还是那句话,有空带孩子的只有荀彧。

能出去玩就是好事,管他谁带呢——袁珩欢欢喜喜应了,走路的时候都没忍住蹦了几下。

系统也松了口气,只要袁珩不是一个人待着就好,否则它会被骚扰到崩溃。

可惜袁珩这份轻松没能撑到过夜。

飧食后陈越秋与陈妙相携而来,左一个右一个拉着袁珩坐在胡床上,都是一副要促膝谈心的驾势。

袁珩是第二次见陈妙,这位师母喜好风雅,颇精书法与琴艺,但她不爱热闹,只在拜师次日私下见了袁珩一回。

在这样的前提下,袁珩便不由觉得恐怕出了什么很要紧的事,不然师母怎么走了这么远的路程,跨越了足足四个院子。

袁珩心下一瞬划过许多念头。

什么荀攸忽然晕厥了现在还没醒过来啊,袁基突然又要折腾荀彧所以来找她说情啊……

却没想到先行开口的是陈越秋,哽咽着将她搂进怀里:“是我不好,是我疏忽了……”

袁珩愣了愣,下意识靠进陈越秋怀里,略显茫然:“夫人这是怎么了?”

陈越秋拍了拍她的背,低声:“未央竟于男女之别一无所知……”

袁珩:“嗯?”

是她空耳了吗?

陈妙见状,微微叹了口气:“未央身边,还得配一名年长稳重又知事的侍女才行。”

陈越秋年轻,另一名夫人李明月与她同岁,袁绍自己更是生母早逝,故而家中还真没德高望重的长辈能教养女孩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