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钦差
时间一晃,大半月过去。一路快马加鞭、日夜兼程,晏启正与鱼苏功一行最终抵达凉州北疆县城。
此行乃太子暗中授意,未对外声张,快到当地县衙才派人前去通传。正值雷声大作,暴雨倾盆。当地知县赶紧冒雨出来恭迎,殷勤地要将两位京中要员请了进去。
“衙门简陋,下官这就为二位大人安排别院。”“不必。“刑部侍郎淡淡地笑道,“住县衙内院无妨,方便我与钦差大人办事。这位知县姓罗,肥头大耳,眼睛细小,忙不迭地点头称是,吩咐手下将车马与随从带去后院。
两位大人突然造访,罗知县不知所谓何事,心下忐忑,觉着还是先问清楚,好心中有数。
“下官惶恐,不知二位大人此番前来要办何事?”“知县大人放心,不是什么大事。"鱼苏功语调轻松,“寻个人罢了,小事一桩。”
罗知县混迹官场二十年,自是分得清轻重、知晓厉害之辈。能让刑部侍郎与太子钦差不远千里跑一趟,必是大事!他们要找的人必定也非同小可!“不知二位大人要寻何人?”
鱼苏功让人从箱子里取出一张画像,交于罗知县,目光紧紧落在对方脸上。只见他打湿的帷帽下,眉头紧拧,像是在仔细辨认。“下官对此人并无印象,他犯了何事?”
“无妨,"鱼苏功略过知县的问题,“罗大人只需容我们叨扰几日,人我们自己会找。”
闻言,罗知县面色微微僵了僵,强作笑脸:“当然,二位大人尽管住下,有何需要吩咐下官便是。”
凉州夏秋多雨,路上泥石滑落阻路频有发生。来时路上耽误了些时日,在县衙后院安置后,晏启正与鱼苏功各自分头行动。他去军营给辽王敬献贺礼,鱼侍郎留下负责查刺客。
六月十七正是景仁帝四子、新封"广平侯”的辽王生辰,距离北疆县城五百里的军营格外热闹。
烹羊宰牛,一桶桶好酒堆成了半堵城墙。
王爷有令,谁要是吃不完肉、喝不完酒,军棍五十伺候!士兵们个个敞开胸怀,赛起了比吃拼酒大戏。
年轻的王爷坐在距离不远处,边喝酒吃肉,边看将士们嬉闹。他是四皇子李佑煦,生母孟婕妤英年早逝,被追封谨妃。皇帝曰,孟氏一生克己复礼,谨言慎行。
“谨”字,是君王赐予的嘉许,亦是皇帝对四皇子的期许。李佑煦铭记于心,远离朝堂,不谋不夺。默默守在边远之地,尽皇子为国为民之职,从十一岁守到二十一岁。
整整十年。
“你小子是不是多数了三碗?”
“作弊!作弊!”
“告到王爷那去,罚他打扫茅房!”
“好一一”
将士们正闹闹哄哄,一名士兵悄悄来到辽王身边:“王爷,太子委任的钦差大人在军营外,说是奉命前来贺王爷生辰。”太子委任的钦差?
李佑煦浓眉一挑,原本舒展的脸上登时露出不悦。沉吟片刻,擦干净手脸,李佑煦移步营帐,令手下将人带进来。他端坐于上位条案之后,目光肃而向前。
不多时,一个身高八尺的年轻男子进到帐中,一袭白袍,身形挺拔,五官俊朗。
李佑煦在脑海中搜寻,似乎没有此人的印象,直到立于身侧的何军师低声附于耳旁,李佑煦淡然一笑。
还当是谁,原来不过太子身旁一个区区护卫。“卑职恭请辽王殿下金安。"晏启正昂然走向前,撩开衣袍,向四皇子下跪参拜。
“免礼。”
晏启正起身,听得李佑煦问:“钦差大人不远千里跑来这边陲之地,不知奉了何命?”
他微微躬身,以示恭敬。
“卑职受太子殿下所托,特意前来为四王爷奉上生辰贺礼,恭祝王爷高山景行,日月长明。”
言毕,拍拍手,等候在帐外的三个护卫立刻捧着精美的礼盒鱼贯而入。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