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难哄
朝廷官员通常有五日婚假,也可视具体情况酌情延长。晏启正大婚,太子特准了半个月。
太子言,毓文成亲乃大事,不容仓促。且卫家小姐得父皇十六年恩泽,两人终成眷属,理应给他们新婚夫妇充分的时间培养感情。然而太子一片盛情,,恐怕付诸东流。晏家新妇回门七日,未曾往夫家带过只言片语,俨然乐不归蜀。
母亲每每过问起来,晏启正嘴上假装大度,可一天更比一天沉不住气。但随她住几日的话已出口,断不能自己推翻打脸。只得憋着,实在憋得慌便找好友去马场驯马。
新婚夫妻本应如胶似漆,亲亲我我,享受二人之乐。只可惜晏大公子非娶了个对他无情无意的卫小姐,刚新婚便落了个形单影只,武关义忍不住又打趣:“你说你到底图什么?”
两人骑马并行,晏启正微微侧脸,朝他斜睨着眼睛:“说得好像你就能娶个对你有情有意的?”
“那是自然。"武关义大言不惭,“我将来要娶的,必然为我所爱,亦爱我如是。”
晏启正鼻中哼出一声轻嗤,转回脸懒得理他。前不久,吏部尚书方季恺的夫人替戚家次女牵线做媒,所求的便是武尚书的二公子武关义。
“你别不信,戚家这门亲事没我点头,我爹不会答应!"武关义牛脾气上来,嘴里骂骂咧咧。
“戚离缺就是个卖女求荣的老匹夫!卖了一个女儿做太子昭训还不知足,又想攀上刑部尚书的大腿。你看看他给女儿取的名字,戚宝珠、戚宝玉,就差将′视财如命'四个字刻在自己脑门上!”
骂完戚离缺,武关义又骂方季恺乱搅浑水、居心叵测。“这厮老谋深算,指不定在暗戳戳图谋便宜。我爹没那么傻,明知是个坑还让我跳下去。”
吏部尚书方季恺的确是个难以捉摸的人物。当初戚离缺能将长女戚宝珠嫁入东宫,也是方尚书从中做媒。太子那时有意拉拢吏部,爽快地应了这门亲事。否则,单凭戚离缺一个正五品给事中,无任何利益可图,太子怎会纳他女儿为太子昭训?然而昭训纳了,这方尚书却并未踏入太子阵营。太子几次朝堂议事,吏部均未站出来帮腔。不仅没站太子,也不见他与其他皇子走近。现如今,方季恺又在撺掇戚家与刑部尚书。而众所周知,武尚书乃妥妥太子党,这番迷雾操作实在令人有些费解。
但是吧,世事难料。万一这回方尚书诚意满满,太子保不准又会赌一把。因而,这门亲事别说武关义自己说了不算,便是武尚书亦没有最终决定权。这些利害关系,武关义不是不知,而是自我麻痹、选择性忽视。现在骂了人,几日里堵在胸口的闷气好歹纾解一二。“唉一一”他长叹口气,“这样一比,还不如你。”“至少你的亲事干干净净,没有乌七八糟的利益关系,顶多暂时夫妻不和。不过女人嘛,只要你愿意哄,早晚对你死心心塌地。”会吗?
晏启正浓眉微拧,那女人一根筋地固执,想起来就令他头疼。摸清她吃软不吃硬的脾气过后,他都已经放下身段,还主动献上他的宝贝波斯猫一-要知道平日里,其他人碰都碰不得,却只给她随意逗玩。他已然释放了足够的耐心与善意,还要怎么哄?“怎么哄?“武关义轻飘飘地掀起眉梢,“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呀!”“如何就?”
晏启正狐疑地盯着好友,上回风月试探的馊主意令他至今还有阴影。武关义信心满满地一拍胸脯:“放心,这回绝对没问题!”卫子嫣今日没午睡,出门来赴与柳玉儿之约。柳玉儿家在外乡,父母亲人接连离世,不得已才来到梁京投奔宗亲。虽说娘亲同情她的身世,愿意收其为义女,可最主要的还得柳玉儿本人也心甘情愿。凭卫子嫣的了解,柳玉儿颇有些心高气傲。即便如今孤苦一人,亦不会委屈自个儿,随意接受他人怜悯。因而这趟回门她老早想与柳玉儿见上一面,奈何偏不凑巧,柳宅的人说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