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变故(剧情章可跳)
江宁府衙内,郑谚坐在上首慢悠悠品茶,李逊陪在下头,静听吩咐。这人自从来到金陵就成日折腾,今天更是卯时便下钧令,将府官全都召来,结果到这之后府衙紧闭,在冷风里生等了个把时辰,他才姗姗来迟,身拥狐裘,端着架子往厅堂下一坐。
郑嶓其人颇有几分心计,手段强硬,自以为金陵尽在掌控,日渐骄横起来,夺产掠财,仗权勒索,纵容下僚欺男霸女,搞的民怨沸腾,现在更是连府官都开始戏耍了。
众州官敢怒不敢言,几番眼神示意下来,还是李逊赔笑开口,“郑留守,您急着召我等来此,可是有要务吩咐?
郑嶂端详着茶盏云脚,笑道,“有桩喜事告诉你们,日前朝中公卿联名上书,请官家为安国公赐九锡,太皇太后懿旨已下,想来今日邸报便能快马发至陪都府衙。”
安国公,是郑奎的爵位。
李逊险些被口水呛着,“您是说郑国舅…他要受九锡?”郑崎阴沉沉投去一瞥,“怎么,李府尹有异议?”何止有异议,简直匪夷所思,郑奎一无政绩,二无军功,凭什么加九锡?说句不好听的,靖王都没加九锡,趁人家病重离京,还轮到他了?就这么急着要篡位?
可如今金陵在人家手里攥着,李逊连忙伏身,“下官不敢。”郑崎将茶盏顿在案上,不轻不重一声响,“安国公辅佐官家,襄赞朝政,平定西南,抗击逆王,更有护国绥靖之功,德盖周公尹伊,合该奉九命上公之尊。”
可今夏平定西南的,不正是他现在抗击的逆王么。李逊啼笑皆非,毕恭毕敬跪了下去,“留守所言甚是。”见他表态,府官纷纷离座附和。
“受赐之后开府设官,金陵乃陪都,架构当与京都同,府尹待会留下,与我商议此事。”
党同伐异便直说,还要拉着自己当挂件充脸面。和郑奎一样能装!
李逊心里越骂越起劲,脸上堆起狗腿的笑容,“下官领命。”郑嶂终于满意了,打发其他府官,“你们下去吧。”众人迫不及待离开,厅堂内瞬间变得空空荡荡,李逊吩咐亲随吕成,“把官甲籍册拿来,给留守过目。”
对方有些心不在焉,李逊一连吩咐两遍才回神,“小人这便去。”李逊不觉有他,忙着和座上那位虚与委蛇,“劳留守稍等。”郑嶂颔首,又开口,“对了,如今章宁还在钟鸣山教书吗?”李逊顿了一下,没有立时回答。
章宁虽未在朝为官,却是天下儒生之首,笔锋代表文人喉舌,当年新党拉拢,亦有此故,郑谚突然提起,就不会是随口一问。他斟酌着道,“应当是,容下官再去查查。”郑峡看了他一眼,“不必,我不过是想为小儿请师,待时机成熟,自会登门拜访。”
李逊这才暗松了口气,唯唯应下。
等应付完这尊大佛出来,已是午间时分,吕成迎上前,“大人,方才夫人派人来问,中午可要回府用膳。”
李逊有些疲惫,揉着眉心道,“不了,今天是十五,我在紫云观供了海灯,得去添香油,正好在那里吃碗素斋。”姜妤不在紫云观,和杳娘一道去了钟鸣山,拜会老师和表兄。自从靖王为新党翻案,这里俨然成了求学胜地,四方学子慕名云集,到处书声琅琅。
山中地气和暖,姜妤畏寒,在里头住了几日,美其名曰要沾染文气,受受熏陶,等越文州真拿着圣贤经过来,却比杳娘跑的还快。这天清晨,两个姑娘抱了棋盒,一道在翼角亭对弈,瞧见她那表兄手持书卷上前,转头便要溜,被越文州抓个正着,“你跑什么,我还能吃了你不成。姜妤干笑,“表兄饶了我吧,我这辈子是学不出来了,杳娘还小,她可以学。”
查娘把头摇成拨浪鼓,“别别别,越先生要有兴致,我给您变个戏法怎么样?”
越文州忍俊不禁,将书卷展给她看,却是一本棋谱,“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你们乱下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