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断做两截,啪嗒落在案上。
帐外铁甲铮鸣,亲兵转瞬涌入,将对方按跪在地。
使者瞠目,随即反应过来,“你要毁约?”
对上裴疏则冷然的眼,他厉声道,“两朝盟誓晓谕天下,臣民共知,魏朝悍然毁约,信义何在?大魏皇帝无耻至此,人神共愤,还想坐得稳这江山吗?!”
裴疏则轻嗤,“都尉心有不平,直骂本王便可,这份功劳我还无意分给老皇帝。”
使者脸都绿了,“无耻之徒,背信弃义,你必有天罚!”
裴疏则笑容淡去,“这倒叫我疑惑了,当年都尉领兵屠尽大榆关,天罚在哪里?”
使者嗬嗬喘着粗气,“大榆战事两国缔盟时就已说清,汗王也为亡灵做过祭奠,你是大榆关的谁,有何资格翻这个旧账?”
“都尉不记得我,我却忘不了你。”裴疏则抽出了长刀,走到他面前,“多不巧,我生母便是大榆人啊。”
都尉睁大眼睛,看着他将刀锋一寸一寸捅进心脏,声音柔和而疯戾,“别着急,赖在大榆的所有人,很快都会下去陪你的。”
*
代郡重兵把守,层层戒严,姜妤也被转移到了一处隐秘小院里,行起坐卧都被人不错眼地盯着。
即便郡中并未被战事波及,姜妤还是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肃杀气息,她心中有些不安,身旁却新来了个女医官,催着她探脉针灸,饮食用药,让人不胜其扰。
姜妤陷入了十分逼仄的境地,伺候的人全不认识,面对她时还都一副惴惴之色,存心不让她好过的,还有一日两碗逼她喝下去的苦药。
姜妤本就怕苦,好容易摆脱避子药,裴疏则一出现,又有无数苦汤送来,她不知那人打什么算盘,按捺着喝了七八日,终于忍不住发问,“我不过是伤了腿,怎么要喝这么多药?这都是些什么?”
女医道,“公主误会了,殿下说您途中虚亏,这些都是补身的药材。”
姜妤十分不悦,“我身体挺好的,不想喝这些。”
谁知此话一出,对方顿时脸色惨白,连带着周遭女使都齐刷刷跪下去,女医慌乱解释,“公主放心,这些的确是补身的好药,于身体无碍的!您若不信,我们往后都可以陪您一块喝!”
她说完,急于证明自己清白似的,将原本要呈给姜妤的药端起来一饮而尽,喝给她看。
情景荒唐,姜妤只觉得头痛。
她揉着额角,退无可退,“别在我面前跪着,我喝就是。”
乌泱泱一帮人如蒙大赦,对着她千恩万谢。
姜妤头更痛了,想让她们安静些,却感觉有温热暖流从小腹间淌过,蓦地想起,她的月信已经两个多月没来了。
这也寻常,自己早年身体受寒,又长久服用避子汤,月信早已紊乱,往往七八十天才有一次,两个月还算是提早。
她起身更衣,果然如此。
可她经行腹痛,当天就疼得卧在床上起不来,女医见状,紧赶着换了种药,反倒比先前更苦。
姜妤腹疼未止,腰又酸起来,加之经期烦躁,饶是好脾气也跌了碗,瓷片在地板上崩开,“若再折腾我,索性一剂鹤顶红给我灌下去了事,何苦这样零碎折磨人!”
女医又跪下去,姜妤捂着小腹蜷在榻上,烦闷地闭上眼,“你报上去,我实在痛得厉害,要开一副止疼汤剂来。”
女医没见过她发这么大脾气,唯唯点头,姜妤又道,“这药实在太苦,你不是得了上头授意,专门往里头放黄连来折腾我吧。”
女医忙道岂敢,姜妤蹙着眉,“我凭什么信你?裴疏则那混账,惯会使阴招磋磨人,一肚子坏水。”
对方魂飞魄散,恨不能伸手去捂她的嘴,可哪里敢,姜妤犹在赌气,“我不听你狡辩,以后药都放到我房里来煎,我亲眼看着,还有止疼的汤药,今天必须送来,送不来往后我也不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