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
李有思骑着摩托车:“林老,我先送你回家吧!”
林斤澜坐下,接过头盔,两人骑着摩托车,轰隆隆~去了林斤澜家里面。
林斤澜这时候也不得不感叹道:“这东西比起来公交车都快多了。”
“那是,花了几千了。”
下午回去了家里面。
姜金城站在李有思的四合院门口,朝着对面看了一眼,那是刘心武和石湾。
“你们俩也是为了出版的事情来的?”
姜金城是魔都文艺出版社的编辑,现在的魔都文艺出版社是魔都最大的出版社,现在来北平正巧是茅盾文学奖的事情。
而石湾就是作家出版社的小说组主任,两人对视一眼,都知道对方的目的。
“对,你也是?”
“废话。”
现场陷入了一股诡异的氛围当中去,姜金城尝试着询问了一句:“哪个……你们是为了啥小说来的?”“你先说。”
“你先说。”
两人同时出声。
“《鬼子来了》。”
“《追风筝的人》。”
姜金城笑了一声:“早说嘛,不让搞得这么剑拔弩张的。”
石湾说道:“我过来,你就瞪着我,是我不好好说话吗?没机会啊!”
“刘心武跟这些文人关系处这么好,我也是怕稿子飞了嘛!既然大家都是为了出版来的,就没必要这么紧张嘛……”
正说着。
摩托车的轰鸣声引起来了两人的注意,回头望去,正是李有思过来了。
“小李来了!”
李有思把车子停在四合院,开门带几人进去,姜金城和李有思自我介绍了一番,王湾也通过刘心武稍微介绍了一下。
两人也不墨迹,都是为了小说出版而来的,因为刚刚都谈的差不多了嘛!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李有思倒了三杯茶,问道:“那作家出版社过来谈出版的事情,是因为你们现在愿意出单行本的版税了?”
石湾说道:“我们就是为了这个事情来的。”
“那石主任先说说您的想法吧……”
“我们出版社想出来了三个方案,一来就是买断制度,花千字一百块钱一次性买断。方案二就是,正常的千字二十,百分之十的印数稿费。
方案三就是您说的版税了,前面十万册是百分之三,后面的版税按百分之五算。”
李有思用手搓了搓自己的椅子,第一时间没有说出来想法,他看向了姜金城,问道:“你们出版社是准备花什么样的价钱?”
姜金城知道人家拿自己做对比呢,但是不好比起来对面低了,也不好高了:“一样的。”
.……”李有思摸了摸下巴,看来挑拨离间这一招不太好用啊!
“姜主任,石主任,你们也知道,《追风筝的人》在国外都是拿的百分之十的稿费了,在国内我虽然说一直没有要百分之十,但是百分之八的版税没有问题吧?再说了,今天林斤澜老师又找过我了。”刘心武想起来林斤澜带着李有思去吃饭,连忙问道:“北平出版社要找你拿小说?”
“差不多,今天就是说这些的,原本还准备看看你们杂志社!”
对不起了,老林,下次请你吃饭!这次先出卖你了。
“人民文学出版社找过你没有?”姜金城继续追问。
上海文艺出版社曾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但后来又恢复了独立建制。所以人文社出版《追风筝的人》好像也说得过去。
再说了,现在的《收获》也马上要离开上海文艺出版社了,别的杂志社要版权,他们没有第一知情权了李有思点头。
姜金城首先坐不住了:
“这么的,前面按照百分之四执行吧。”
版税百分之四,在十万册销量的时候,刚刚好和印数百分之十的稿费一样!但是后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