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翠,昨天让你摸底雇人的事,怎么样了?名单和人数心里有谱了吗?”
提到正事,小翠也立刻从新衣服的兴奋劲儿里抽离出来。
她小脸一肃,从随身带着的旧布包里翻出一个小本子,翻开,上面用铅笔密密麻麻记了不少名字和数字“晚柠姐,江大哥,我都摸清楚了。”
小翠掰着手指数道:
“按江大哥说的,主要翻地、播种、除草、施肥。李大牛叔是当仁不让的头儿,他翻地是把好手,人也实诚,他答应接着干了。”
“另外,他点了三个壮劳力,都是跟他关系好,干活也不错的,这四个人,加上李大牛叔自己,五个人,管咱们现在的地和准备新开的那两亩坡地,够用了。”
“工钱按江大哥算的,翻地整地按亩,播种除草按天,李大牛叔多拿点带队的辛苦钱。”
“孙婆婆和李婶子牵头,孙婆婆眼尖,李婶子有威信,能管住人。她们俩商量着,又挑了六个手脚麻利、心也细的婶子。”
“周婶、刘家嫂子、春桃、杏花、桂花,还有……王凤美那个表妹,叫彩云的,人挺老实,手脚也快,就是好像胆子小点。”
小翠特意提了一句彩云,显然也考虑到了王凤美那层关系,但觉得人确实合适。
“一共八个人,按江大哥说的,计时加计件结合。手脚快的,摘得多择得干净的,就多拿点。孙婆婆和李婶子也稍微多拿点,管着分派活计。”
“运输队是关键,张叔是主力,他熟门熟路,车也稳当。但光靠他一个人跑两趟太累了,人选我琢磨了半天,找了两个。”
“一个是村东头的孙家小子,孙小海,十八岁,力气大,人也机灵,就是有点毛躁,但跟着张叔能学稳重。”
“另一个是赵寡妇家的二小子,赵小山,十六岁,话不多,但手脚勤快,眼里有活,家里也困难,巴不得有个稳定进项。他俩都乐意干,也服张叔管。工钱按趟算,张叔拿大头,他俩拿小头,跑得多拿得多。”小翠一口气说完,把小本子递给宋晚柠看。
上面人名、分工、初步的工钱建议都写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