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就是用比特币倒卖了一些.……”
“倒卖什么?”
“你想怎样?”
赵常鹏内心惴惴不安。
“赵先生早年是程序员吧?什么时候接触区块链的?”
“今年年初。”
“那,赵先生对比特币怎么看?”陈平也不着急,他看到杨桃正在给他煮姜茶,心里莫名地平静。“我认为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现在或许不会大放异彩,可只要能等到它的时代降临,比特币一定能改变甚至重塑世界金融格局!”
陈平能听出他说这句话时心情有多激动,这是装不出来的。
不可否认,绝大多数早期加入币圈的人都抱着强烈的投机心理,这些人可能压根就不相信这玩意,只是想通过它割一波人韭菜,又或者用它去忽悠那些啥也不懂的小白。
但是,币圈从不缺真正的技术极客。
陈平不知道赵常鹏是出于什么原因投身币圈,但起码他此刻仍然保留着对区块链技术的热爱。热爱与投机有时并不冲突。
“很好!”
陈平道,“赵先生,现在有个绝佳的机会摆在你面前,如果我说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个专门用于挖比特币的矿场,以及一个开发加密货币的实验室,你,愿意加入我的团队吗?”
陈平随后依次给徐明鑫、孙晨雨打了电话。
其中,孙晨雨的态度最积极,他表示自己完全同意加入陈平的团队,不过他需要一个至少白领以上的管理职位,并且月薪不能低于5万。
月薪5万,年薪就是60万。
在2010年,这差不多抵得上一个外企高管的工资了。
陈平当然不可能答应他,开什么玩笑,要是他有徐明鑫或者赵常鹏这种级别的技术,陈平完全不介意支付这份高昂的报酬。
问题他还不是未来的孙割啊!
张嘴就是几十万年薪,搁这许愿是吧?
陈平拒绝后,孙晨雨放低了标准,说4万也行。
陈平依然没有答应。
“3万!最低3万了哥!”
孙晨雨哭丧道,“我好歹是北大本科、宾夕法尼亚硕士,月薪3万都不值吗?”
“我们招人起步工资都是一样的,如果你做得好,自然会加工资。”
陈平完全把他拿捏住了。
原因非常简单,这货的手脚也不干净,明兰想整他就一句话的事。
而孙晨雨也意识到他好像被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盯上了,所以不敢直接拒绝陈平,而是想利用他最擅长的谈判技巧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
但陈平毫不留情地揭穿了他。
管你这那,多你一个不嫌多,少你一个不算少。
再者卡尔森那边还有一大堆技术极客,陈平没必要在这货的身上浪费太多时间。
“来不来就一句话!”
“我说不来你能放过我吗哥?”
“呵呵!”
陈平回了他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声。
最后,孙晨雨答应加入团队,底薪1万,如果后续做出什么重大成果就继续加钱。
1万块看似不多,但对现在这个时代的币圈人来说,已经是笔不错的薪水了。
据陈平所知,目前一线开发加密货币的工程师,月薪普遍在5000美元左右,这还是美利坚的高薪工作,事实上国内能拿到2000美元就不错了。
也就是1万出头,比普通码农高一些。
因为其实很多投资加密货币的人也不知道这玩意到底有啥用,他们就按照正常的程序员工作发薪水。工程师负责算法和技术,他们也不懂加密货币造出来能干啥。
反正甲方给钱他们就做。
看似荒诞离奇,但这就是币圈早期最常见的画面。
除了极少数拥有理想和抱负的技术极客,绝大多数参与其中的人永远也不会想到他们正在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