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发工钱了!”发工钱!?
所有人的情绪都因为这个消息而振奋起来。工钱!
他们要有工钱了!
虽然他们是真心觉得给路晓琪干活不用回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救命之恩?但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离不开钱,尤其是他们这群人很多都是有老或有小,更要长远考虑。
所以在前几天,新来的“吏部尚书"陈盈盈一一村民们给她的戏称一-挨个找人聊天并签订合同的时候,大家伙儿都很配合。他们理解这合同就相当于契书,有了契书,以后自己这活计便算是正儿八经定下来了。在签合同的时候每个人也都知道了自己每月能拿到的工钱。按照现代社会惯例,大家的薪资最好保密,每个人都守口如瓶。但向家村的人可没这种意识,早就兴奋的传开了。
不单单是工匠们,即便是在后方食堂们忙活的女人们老老小小之间的话题都和这个有关。
“听说你家大力能拿到一万多钱呢!"丽娘和黄四娘正在聊天,言语中带着羡慕。
她丈夫向大柱因为受伤住院,回来后到现在都还在休养,只能帮忙做一些轻松的任务,这个月应该拿不到什么钱。而且还要先还一部分的医药费,总不能让路小姐出这个钱。
黄四娘抿嘴一笑,安慰她:“没事的,等你家大柱彻底好了之后就去找里正定级,他和我家大力手艺差不多,应该最后也是拿这个数。”陈盈盈给工匠们的薪酬除了参考市场之外,还依据了向明向齐给他们评的级。这两位在向家村德高望重,水平最高,每个人都很服气。黄四娘说着,反倒是觉得羡慕丽娘:“我家大力虽然拿得算是多,但我家四口人,我还怀着孕做不了什么活。我婆婆也就是帮忙打扫一下卫生。家里赚钱的人少,还有阿狸……哎,这日子哪有你们轻松?”黄四娘本来觉得怀孕没什么,哪有那么金贵?以往大家大着肚子照样下地干活的。但向大力听医生的,觉得这胎艰难能走到现在不容易,死活不让她出去干活,就在家干干家务。
因此,她成了整村除了孩子之外最闲的人。黄四娘觉得自己不是享福的命,就羡慕丽娘这些能找到事情做的。
丽娘与向大柱的其他家人都不在了,自己吃饱全家不愁。而且丽娘只是在食堂的厨房里帮工,竟也和工匠们一样签了契,每个月也能拿到三千块。“我三千块算什么,杜芳可以拿到六千多呢。”丽娘:“等你生下来了,便也和路小姐去说说,看看还有什么活能干的。”黄四娘像是想到了,脸上出现奇异的神色,她不好意思笑了笑。偷偷说:“说出来我也不怕你笑话,我这几日看到陈小姐跑来跑去,十分能干,倒是很向往。”
要是她也能干这样的活,那该有多美啊?
丽娘也点点头,“这有啥笑话的,管事娘子呢!谁不向往啊?”张瑛和向三娘两人也在讨论陈盈盈。
“陈经理可真能干,我看她对着里正还有宇文老师他们,一点都不害怕,而且还能说那么多话。"张瑛眼中甚至带着点崇拜之情,“就连我爹都说,陈经理比起以往他接触的工部管事们都要厉害。”她们这样的小年轻,更愿意称呼陈盈盈为“陈经理",这让她们更有融入新世界的感觉。她们喜欢这种感觉。
向三娘小声说:"陈经理的工钱肯定很高。”张瑛点点头:“我那天听说陈经理可是很好的大学毕业的,全国前五十呢。”
两个女孩子凑在一起羡慕崇拜了老半天。
她们年龄不够,又没有什么手艺,平日也就是帮村民们洗一下衣物,然后清扫一下四号区的卫生之类。陈经理说她们现在还没到工作的年纪,重点是读书可是,好想也有钱啊!
到了这日晚上,吃完饭之后新招的员工们都走了,只剩下向家村的人在食堂里坐着。路晓琪从外面进来,手里还拎着一个黑色的塑料袋,看上去平平无奇袋子里其实装着一沓沓的现金,新鲜从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