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方式,以国家经租房或公私合营的形式对外出租,原屋主能收取对应期限内的一定比例租金。
这个年代的租金,是真的不高。
而房屋改造的起始标准,则以房屋间数和建筑平方数结合结算。
也就是房屋十五间(自然间)和二百二十五平方米的标准,满足或超出这两个标准的任何一个。郭友忠的这个一进四合院,一共包含正房(北房)3间、东西厢房各3间、南房(倒座房)4间,加起来不够十五之数,整个院子的面积超了,但房屋的面积加起来没超。
之前李红兵来的时候,已经打听和了解过了。
这就很完美。
郭友忠除了两个女儿外,还有三个儿子,都已经出嫁或结婚,并且有了好几个外孙和孙子孙女,可以说的上是人丁兴旺。
家里人口多,房子空不了,再加上没达到标准,接下来的房改也就跟他们没什么关系。
推着自行车进去,里面的景象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
“红兵来了!”
“小师弟!”
“师娘,这是给您和师父带的一些糕点,您爱吃的杏仁酥和牛舌饼。”
“哎呦,你这小子,都告诉你别带东西过来,你怎么和你那些师哥一样,就是一人拿一样,你师娘我也吃不完啊!”
“放着慢慢吃,不容易坏,再说还有小勇小芳他们呢!”
“他们都被你们惯坏了………”
来吃团圆饭,也是新年第一次过来串门,李红兵怎么可能空着手。
师娘语气责怪,可脸上笑容却是不断,越看越觉得李红兵这小徒弟顺眼。
倒不是市侩,家里还真不缺这些所谓的好东西,重要的是这些徒弟们的心意。
整个院子都是厨子,更不缺大厨名厨,李红兵想要帮忙,不过没有他的份,只能和师父郭友忠和他的几个儿子寒暄聊聊天,又逗弄了会儿小孩子。
说来也有意思,郭友忠教了这么多的徒弟,三个儿子却没有一个继承他的衣钵。
大儿子教书,二儿子当兵,小儿子当工人……
好在郭友忠早已看开,也不纠结这些,把更多心思都放在教徒弟上面。
可能正因为这样,他教出来的徒弟都不差。
随着暮色降临,梁大民这些师哥们大展身手,很快就把晚上的团圆饭给做好了。
十七个徒弟,再加上郭友忠一大家子,在院里摆了三张桌子才坐得下。
这一顿饭吃得很开心。
除了小孩子,大家都喝了点酒,李红兵也不例外。
因为郭友忠说了,小酌怡情,所以哪怕好酒的那几个师哥,也没有多喝。
团圆饭结束后。
郭友忠又一众徒弟们聊聊天,喝喝茶,氛围十分融治。
离开的时间不算早,但也不太晚。
骑着自行车,李红兵很快就回到了四合院。
“红兵,下午你姐和你姐夫来过来,应该是听说了院里的事情,见你不在,等了好一阵子,又了解了一些情况,然后就回去了。”
刚一回来,李红兵就从阎埠贵这里了解到了这个情况。
倒是把李红梅他们给忘了,不过今天发生这些事情,李红兵也很难顾得上。
“谢谢阎大爷,我去我姐那边一趟。”
趁现在时间还不晚,李红兵打算过去一趟,把今天的情况说清楚,免得李红梅担心。
“等等,难道你就不想知道贾东旭和许大茂的情况吗?”
见李红兵一回来就要走,早就准备好了一手资料等着他的阎埠贵,却是有些着急了。
今天阎埠贵可是从李红兵那里得到了大好处,虽说也是有付出,但让他更加坚信以前交好李红兵的策略没错,所以打算进行到底。
“阎大爷,您就别卖关子了,有什么就说吧!”
要说一点都不关心,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