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一幕,阎埠贵愣了愣神,忍不住开腔道:“红兵,你前段时间不是刚买过年货?怎么今天又买了这么多?”
“阎大爷,我前段时间买的那些,一时没管住嘴,不小心给吃的差不多了,所以今天趁着休息,又特地去买了一些回来。”
李红兵的这个回答,直接让阎埠贵绝倒,忍不住叹气摇头。
到底是年轻,不会过日子啊!
虽然花的不是他的钱,但看到李红兵这样造,阎埠贵也心疼。
就在李红兵准备推着自行车回屋的时候,似乎想起了什么的阎埠贵,连忙开口道:“红兵,你们家还没买对联吧?要不要我也帮你写一副?”
显而易见。
阎埠贵打起了李红兵的主意。
尤其李红兵现在买了这么多好东西回来,随便分一点给他,都比那些花生瓜子好。
“阎大爷您等等,我先把东西放回屋。”
阎埠贵这么一说,倒是让李红兵有了想法。
贴春联,是一种传统习俗。
过年别人家都贴,李红兵自然不会想着标新立异。
不过李红兵并不准备让阎埠贵代写,而是打算自己上手。
他的书法技能,前阵子好歹已经刷到了Iv3的等级,不说有多么的厉害,起码已经小有所成,不比阎埠贵写的差。
自己家的春联,自己动笔写,显然会更有意义一点。
不然李红兵空有一手书法,却始终藏着不用,又有什么意义。
一年到头,估计也就只有这么一次用得上的机会。
很快。
李红兵把东西放回了屋,又重新出来,从家里拿了些瓜子花生,给了一旁的阎大妈。
心里惦记着李红兵刚才买回来的那些东西,阎埠贵本来还想着,李红兵会拿什么给他,结果发现他和院里的其他人一样,也都是瓜子花生,不由有些失望。
好在李红兵出手比别人大方,给的足足比别人多一倍。
留意到这个情况,阎埠贵的心情又好了起来。
调整好了心态之后,阎埠贵便看着李红兵,开口询问道:“红兵,你准备写个什么样的对联?是从这对联册子里找,还是自己想一个?”
桌上有一本对联册子,是阎埠贵专门让别人用来挑对联,然后他再写,这样省事很多。
如果是别人,阎埠贵也就不问后面那一句了。
但李红兵不止读过书,而且还是上过高中的人,显然比别人多懂一些,所以阎埠贵才多一句嘴。把自己看做文化人的阎埠贵,在同样读过不少书的李红兵面前,反倒没那么多的优越感。
“阎大爷,您把笔给我,我自己写,怎么样?”
虽然不喜欢让阎埠贵占便宜,但李红兵也不占阎埠贵的便宜,刚才给他们家那些瓜子花生,是用来抵红纸和笔墨的。
如果不是没有准备,家里只有一些上好的宣纸,显然不适合用来写春联,李红兵也不用来找阎埠贵。“你自己写?”
听到李红兵这句话,阎埠贵不禁愣住了,下意识开口:“你还会写毛笔字?”
不止是他,此时在边上看阎埠贵写春联,或者等着他写春联的人,也都纷纷向李红兵投去了诧异的目光。
听到阎埠贵问出这样的话,李红兵不由无语,开口提醒道:“阎大爷,您不会忘了,学校也是有毛笔课的,我以前上学的时候,自然是学过的。”
哪怕是后世的应试教育,小学初中的一些学校,也会开设书法课或者音乐课这些,更别提现在了。读过书,上过书法课,会写个毛笔字,有什么稀奇的。
就是学校没有教,难道就不能自己在家里练?
被李红兵提醒,想起这茬的阎埠贵,一时间有些尴尬。
他的意思,其实不是质疑李红兵会不会,而是觉得李红兵写的,没有自己好。
毕竟在旧社会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