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第104章 无线信号惊人,实务课堂丰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章 无线信号惊人,实务课堂丰富(2 / 2)

,例如海啸,例如暴风。都编绘了册子,让学子学习。】【幼年学子可以看绘图册子,年长一些的便读文识字。】

【学子们在学堂里学会了,在生活中便处处留心。此地是避难所,彼处为赈灾堂。遇到了情况便可沉着应对。】

【如家中有不识字的长辈,没有进过学堂的亲长,皆可从家中学子处学习这些。】

【在浔洲,适龄孩童皆要入学。不同年龄段的学童划分为不同编组。由各自先生进行教导。】【如有学习特别快,或是某一领域特别擅长之人,便可进入浔洲府学。】

【一般孩童进入的学堂主张平衡中庸。即人人学习,样样皆学。】

【浔洲府学则主张人各有所长。习得长处,用于实务。】

“不错,老四这一套确是恰当。浔洲地处偏僻,其人野蛮,应当予以教化。”

朱棣很满意。

朱高烁自己学习不怎么样,没想到去了浔洲,教育这一块治理的十分明晰,调理清楚又各有侧重。办理府学本就是理所应当之事。

“只是不知道,这学堂和府学中的夫子,皆是何处生员?”

朱高炽一句话又给朱棣说的不开心了。

士子以籍贯相交,其后利益得失,已从江西党人中人窥见一二。

如祁王在浔洲,皆用一处党阀,则浔洲为他人之地。

若分用多家,则互相争斗,吵闹不休,终日不得定论。

比如今日朝堂,朱棣自己坐镇尚且如此,更何况朱高烁一个黄毛小儿。

纵使祁王身份,他在浔洲亦是无亲无靠之人啊。

在朱棣看来,这办学可是比打仗还难。

战场厮杀,总要有个见血的时候,输赢分明,生死一线。这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可是办学,那就是文人墨客的酸腐味道,仅仅是想到将这些夫子都请来授课,朱棣便觉得头疼不已。【浔洲府学因为主张实物,更主张各有所长。府学中的讲师也各有不同。有一些乃是祁王聘请的朝廷栋梁之材。但他们主要讲授经纶典籍。】

【更多的是在浔洲发展出来的学科。例如矿物学,主要研究浔洲有什么矿物,它们是什么成分,是怎么形成的,又要如何挖掘、如何储存、如何炼制和利用。】

【这些知识一部分是祁王亲自传授,另一部分则是最早的挖矿工人。他们在实际挖掘中总结了经验,对挖矿的知识和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矿石锻造技艺由此在浔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