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惊奇的看着天幕上的女人操控着那独臂,时而伸长,时而弯曲,时而移动。
转眼间就将一块房屋大小的石头给挪了开来!
“如此神力,竟全由一女子操控!”
朱棣不禁啧啧称奇,同时忍不住开始思考,这样的巨兽,如若能运到战场上去,莫说是怪力了,只是外貌就能吓到不少蛮夷!
更何况这巨兽乃是钢铁之躯!不畏刀剑!可谓是无敌神器啊!
老四有这么个巨兽,居然只是用来搬石头建房子?
蠢货啊!
【除了挖掘机,为了搭建舒适的建筑,祁王还亲自绘制图纸,他的建筑设计图纸,流传至今。】朱棣对建筑图纸实在是没有兴趣,闲来无事,挪开眼睛又扫视了一圈御膳。
“算了,撤了吧。”
狗儿领命,他这会是已经饿过了头,察觉不到饿了。
令宫婢来一同协力,撤了御膳,狗儿也不能溜走。
只因为他是朱棣现在的亲近,随侍殿下左右,断断没有随意离开的规矩。
【在建造的过程中,祁王将有经验的匠人组织起来,让他们传授和教会其他人,形成了传帮带的师徒体系,这就让浔洲有了更多会造房子的人才。】
【有了可以居住的房屋,有了可以吃饱饭的工作,浔洲的人口自然而然地开始了增加。】
【百姓嘛,吃饱喝足了,娱乐活动也有了,那可不就开始造人了。】
朱棣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确实是这个道理,但是老四这家伙,搞这么最后就是为了造人……嗯?
不对。
【出生率提高了,孩子多了,自然也就有了相应的问题。这个咱们以后再说,先讲一下浔洲的人口。在祁王就藩浔洲之后。人口很快就增长到了超五十万人。】
多少?!
五十万?!
这是怎么生出来的?
女人的肚皮生破了怕是也来不及吧!
【这五十万人口不仅仅是自然出生的,还有其他地方迁入的。】
【比如原本是海上游民的利海族人。还有各个海上的匪帮,他们全都自愿从船上到陆地,成为浔洲的子民。】
【利海族人的来源,现在诸说纷纭,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人口众多,而且有非常丰富的海上生存经验!!捕鱼?航海?潜水?哪个对他们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有了利海族人的加入,咱们浔洲不仅丰富了人口,也丰富了食物的来源。更重要的是,有了非常有经验的航海力量。仅仅是水文调查这一项,就向外拓展了五百海里!】
【利海族人其实一直都想要上岸,只是之前的浔洲本身资源匮乏,还有遍地的瘴气。倒是不如利海族人在海上生存的快活。】
【再加上曾经有几任浔洲知府,将利海族人和海匪混为一谈,对他们大肆绞杀,造成了利海族人对大明的畏惧。】
【是祁王自己登船出海,对利海族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先划拨了一片海域,允许利海族人居住在船上,而来岸上贸易经商。】
【慢慢地他们看到了岸上的生活有多好,漂泊的渔船也就变成了固定的房子。】
【当然我们现在还能看见一部分生活在船上的利海族人。但只是大家居住的地方不同,生活已经和汉民没有区别了。】
【中祖刚到浔洲的时候,食物匮乏,利海族人捕捞的海鲜和远洋才有的一些鱼类,成为了很重要的食物来源。】
利海族人。
朱棣在奏章中的确见过有浔洲附近官员上报。
其性喜漂荡,居无定所,以船为家。偶有来袭,一击必走,极难捕捉。
想到这些奏章的内容朱棣就头痛啊。
多少地方管治不了的利海族人。
现在乖乖地去给老四当子民?
不对。老四也是自己的亲王。说起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