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第96章 从厨子到民宿,贸易即人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6章 从厨子到民宿,贸易即人心(1 / 2)

【在浔洲,祁王展开了一系列的措施,促进了浔洲百姓的就业,更增加了浔洲百姓的收入。这一部分说起来可就是很长的系列了,我们以后会专门就这个专题内容来说。现在先让我们把目光转回来,看看祁王是怎么增加收入的。】

【在经过祁王的考核,获得浔菜名厨的证书以后,祁王会将他们推荐给自己相熟的官员府邸和富商大户进行就业。】

【所得收入的十分之一需要上缴浔洲府库。】

【这些资金,会作为浔洲职业培养计划的资金,教更多浔洲百姓掌握一门可以生存的技能。】朱棣惦记着自己的御膳怎么还没来,心情大为不快,看朱高烁的这些措施,虽然能够增加百姓的收入,可是银钱所至,争纷必来。

【要知道,当时一户百姓,三两雪花银就是一年的吃穿用度。】

【单外出做浔菜名厨,除去上缴费用,到手的就有十五两!】

什么?!这么多?!

那岂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做什么厨子!

这浔洲的根基就会动摇!

无人耕作,农田荒废,军务萎靡,成何体统!

狗儿回来的时候,朱棣正在对着天幕生闷气。他也不敢问,只能静静地跟着看。

【咱们中祖作为千古一帝,目光所及当然长远,他不是贪图这十五两的费用。而是要给大家看见,双手做工就能得到报酬的公平机制。】

【如果不想做厨子,不想外出的百姓呢?这就更好了!浔洲的农田数量不多,只要开垦一亩荒田,祁王就免除当年的赋税,还奖励农用工具!】

【积年累月,咱们的浔洲竟然也有了一眼望不到头的良田。就好像海边江南一般。】

【有了田地,百姓就有了口粮,能够安心地过日子了。】

【农具也可以用已经磨损的旧物,去物资所申请更换新的!】

什么,竟然开拓了这么多的良田!

这田里绿油油的,一人多高的,难道都是粮食?!

还有这农田上面支起的,像是黑色军帐一般的东西,又是何物?

种植粮食的田里,怎么还有大片的花卉?

这些疑问一个接一个地冒了出来。

农业乃是国之根本啊!

朱棣太想知道了,想知道在浔洲这片海边的土地,如何能创造出民众富足的农业规模。

可是眼下最大的问题是,浔洲靠近海边,经常受到海水侵蚀,土壤是会盐碱化的啊?

这碱地是最难种植的!

【开拓了农田之后,祁王教会了大家如何判断土壤的性质。】

【在不同性质的土壤上,可以种植不同的植物。】

【首先就是甘蔗,请看这样一眼望不到头的甘蔗田。有了甘蔗,咱们就有了糖分,在大明,糖还是比较珍贵的调味料。但是浔洲已经有了糖分自由。】

【当然从甘蔗和甘蔗液里面提纯糖分,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了,结合浔洲本地的土方,祁王将其作为浔菜名厨的伴手礼,赠送给了雇佣名厨的主家。】

【这样一来,浔洲糖也成了家喻户晓的知名礼物。】

浔洲糖……想尝尝了。

朱棣咽了咽口水,这浔洲能产甘蔗他倒是听说过,可是没想到产量居然大到能白白送人。

老四这个家伙真是贼精明,送了高官富商的浔洲糖,自然会在他们之间形成口口相传的效果,如此一来,这帮家伙就替老四白白宣传了。

慕名而来采购浔洲糖的肯定很多。

【浔洲糖成为了浔洲早期重要的商贸往来物品。】

【除此以外,原本黑衣蛮的巫师们,也被祁王组织起来,成了一个叫做浔洲民俗研究会的组织。】嗯?将黑衣蛮的巫师组织起来?

老四胆子真大,就不怕他们闹事吗?

不对。

难道说他是想要把他们圈禁起来?又或者一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