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没钱当什么导演啊> 第110章 夜敲导演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 夜敲导演门(1 / 4)

“阿升,又见面了。”

刚参加完酒宴回到酒店大厅的方冬升,笑着上前和这个瘦小却干练,操着一口粤式普通话的女人握手。“许导你好,这么晚了怎么还没有休息?”

许安华笑了笑,道:

“睡不着,港岛的朋友说山城是一座非常有特点的城市,所以刚才出去转了转,意外的不错。”两人之前在东京有过交集,当时许安华的《半生缘》入围最佳影片。

这次金鸡奖,《半生缘》拿到的是最佳合拍故事片奖。

它是由东方电影制作和天山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属于合拍片的范畴。

听到许安华的话,方冬升笑了笑,山城在后世是座网红、旅游城市。

至于现在嘛,川渝暴龙算不算特点?

嗯?川渝暴龙……

方冬升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丝灵感。

“阿升,你有没有想过去港岛发展?”

许安华突然问道。

好你个浓眉大眼的许导演。

现在去港岛发展跟49年入国军有什么区别?

90年代港岛电影经历了从“票房神话”到“产业危机”的剧烈震荡。

前半段依托类型片成熟与市场繁荣,缔造了周星弛、李联杰等票房巨星和《新龙门客栈》《喜剧之王》等经典作品。

后半段受回归、金融危机、好莱坞冲击影响,电影产量从 1992年的 220部降至 1999年的 110部,直接腰斩!

当然,如果说非要找一些可圈可点的成绩……

这一时期港岛电影正面临转型,为千禧年之后的影视行业发展埋下伏笔。

比如独立电影的崛起,像许安华、陈菜、墨镜王等导演的电影。

还有合拍片的探索,《半生缘》、《宋家皇朝》等。

以及类型片的技术革新,最典型的就是《风云》。

港人导演观念也开始转变,从本土文化身份的深度思考。

使其从单纯的商业娱乐载体,逐步向兼具艺术价值与社会反思的多元形态过渡。

当然,不管是转型还是反思,都没什么卵用就是了。

所以,90年代既是港岛电影黄金时代的终点,也是其融入华语电影产业体系的起点。

插一句,港人导演的格局普遍都不怎么高,包括后世疯狂营销人设的那几位……

见方冬升兴趣不大,许安华也觉得自己的这个邀请过于唐突。

主要是她全程目睹了国内电影厂对方冬升“争夺”。

你有这样的资源,干啥不行啊。

她的老朋友陈菜,到现在还因为剧本不过审,暂时无法取得内地拍摄资质而苦恼。

急的他都打算到内地偷拍了,一点法子都没有!

如果他有方冬升的资源,不说百分之百能成,但好歹有回旋的余地啊……

告别许安华,方冬升回到自己的房间听取大洋彼岸的“汇报”。

“今天早上食堂吃饭,早餐结束后去图书馆看书。

上午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课,下午在住的地方休息,一直到现在……”

电话那头传来智玲姐姐嗲嗲的声音,酥酥麻麻,听到让人心里直痒痒。

“还有呢?”

“还有,想您。”

“背一遍规则。”

第一条,跟您说话之前要添加敬语。

第二条,您说话中途不允许插嘴。

第三条,每天早晚发短信向您问好。

第四条,干什么事儿之前都要跟您汇报。”

第九条,每天任务都必须认真完成。”

“那你现在在干什么?”

“我的左手在拿着手机,右手在……想您。”

她的声音有些发颤。

听着“滋滋”的饮水声,方冬升板起脸,问道:

“为什么要这么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