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颁发的是跟方冬升息息相关的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
他入围的是最佳导演奖。
最佳编剧奖颁发给德国电影《走出寂静》的编剧贝特·塞兰。
颁奖最佳导演奖的同样是评审团成员。
当他拿着信封晃晃悠悠的走到台上时,方冬升的心里一紧。
目光盯着大荧幕上不断变换着的入围导演照片。
“最佳导演是……”
“阿德米尔·凯诺维奇《完美的圆圈》。”
台下掌声雷动,一个高大的白种男人从座位上站起来。
这部电影方冬升在影展上看过,反战题材,拍的确实牛逼。
“呼……”
他重重的呼出一口气,握了握拳头,有点不甘心。
“你看你,又皱眉。”
微凉纤细的小手抚平了他紧皱的眉头,随后她的手往下,贴着他的胸膛:
“你还年轻……年轻就是资本。”
你最好说的是拍电影。
颁奖接续,接下来是电影节第二含金量的评委会大奖!
评审团的主席索尔·扎恩茨慢慢悠悠的走到话筒前。
老爷子今年已经72岁了,也是个传奇人物。
1975年,他与迈克尔·道格拉斯担任联合制片人的电影《飞越疯人院》大获成功。
一举在翌年夺下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女主角共五项大奖。
成为奥斯卡历史上耀眼的经典。
后来他专注于文艺片制作,其中《英国病人》在奥斯卡上独揽9项大奖,当时风头无两……“我来宣布本届东京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的是《奏出新希望》…”
老爷子刚宣布完,台下立刻一阵骚动。
只见他微微一笑,脸上露出促狭的表情:
“《奏出新希望》还是很有希望的。
当然了《半生缘》同样很有希望,其他入围电影每一部都有可能。”
“哈哈哈。”
台下的观众发出善意的笑容,《奏出新希望》的导演尴尬的笑了笑,重新回到座位上。
老爷子把信封里的信件展开,大声读道:
“获得评委会大奖的是,今天晚上大家已经听了许多遍它的名字,它就是……”
“《The Way Home》!”
听到宣布出来的那一刻,方冬升的反应是,这老头又在玩梗。
但身边的周文琼却是兴奋的抱住方冬升:
“是我们!评委会大奖是我们!”
这可是仅次于金麒麟大奖的评委会大奖!
“看来我们大男孩导演已经惊呆了。”
台上老爷子看着方冬升调侃道。
方冬升倒没有他说的那么不堪,短暂失神后就反应过来,他拍了拍周文琼的后背。
随后起身走向舞台。
“恭喜你,出色的大男孩导演。”
“谢谢你,主席先生。”
接过老爷子递过来的奖状、奖牌和奖杯,方冬升点头致谢:
“此刻站在这里,我的心情无比激动。
评审团大奖这份荣誉沉甸甸的,让我深感荣幸。
当初决定拍摄《外婆的家》,源于我对亲情的珍视。
我希望用镜头去捕捉那些被人们忽略的亲情瞬间,展现家庭中最质朴、最温暖的情感纽带。影片能走到今天,离不开整个团队夜以继日的付出。
尤其要感谢演员们,是他们的精彩演绎,让角色鲜活,让这份爱得以传递……”
方冬升是今天当之无愧的赢家,提名五项大奖,拿了三项。
相比较而言,隔壁《半生缘》剧组的颗粒无收就显得格外凄凉。
最后颁发的是最佳电影奖,方冬升此时心态平和。
既然组委会给了他评审团大奖,那就不可能再把最佳影片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