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环”之路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线。
因为在斗罗星的位面法则之内,不吸收或者凝聚第二魂环的话,是绝对无法突破的。就像是魂兽达到了十万年层次之后,就一定会面临天罚劫雷一样。
不论是邪眼暴君还是帝天,又或者是银龙王重修的古月娜,只要他们还在斗罗星,且没有真正的神级力量,那么就必须要遵守斗罗位面的法则。
这种法则,某种意义上和万有引力、热力学、力学的基本原理一样,是几乎不可悖逆的。
当然,就像是引力在地球和月球的“表现”不同,水里研究物体运动的时候,得到的数据也会和在陆地上和太空中的环境测试的数据不同。
因此,要分清“理论”和“真理”,只有真正的探寻“数据”背后的各种参数,最终得出核心的、可以反复验证的规律,才能说是“理论”。
而当这种理论确定了不可证伪后,才能说是“真理”。要不然,不论例子再多,也只能将其归结为“经验”。
比如说流体力学、气象学和材料学等学科,尽管有更基础的物理定律作为骨架,但因为实务过程中涉及多个相互作用的因素,使得理论模型不完美。
因此,必须通过引入经过大量实验数据验证、调整的经验或半经验参数、相关公式、子模型(参数化方案、本构关系)来“补全”理论模型,使其能够实际应用并获得可接受的预测精度。
而这些“经验”和已经被认为是真理的“理论”,也可能会因为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真实性发生变动。
就像是斗一的时候,一个魂兽只产出一个魂环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从斗二创造出魂灵开始,到斗三魂灵可以自主选购,一个魂兽能给魂师两三个魂环也是属于常识之一了。
还有,斗一的时候,除了唐三等少数参加过神考的人外,大部分魂师都不会觉得魂环被吸收后,魂环的等级还可以提升;但是到了斗三的时候,就不会有魂师觉得魂环等级可以提升有什么不对。再有就是,斗一完全没有影子,但是斗二的时候忽然冒出来的“魂核”,在经过几万年的发展后,已经从“封号斗罗专属”,渐渐变成了“天才魂圣标配”了。
因此,虽然说现在“自凝魂环”只是化形魂兽专属,但是未来说不定就成为魂师修炼的一个基础环节了呢。
毕竟还是那句话,斗罗的武魂修炼体系,还是太原始而粗糙了。
许多的斗罗同人中,也没少出现过“自凝魂环”的概念,并且不同的书中,自凝的设定也不尽相同。不过,不论设定是怎么样,用的素材是魂兽灵魂还是自身武魂本源,又或者是信仰愿力,总之,在斗罗修行,总归是要往自己的武魂上套魂环的。
不论这个魂环是自己凝聚的,又或者是狩猎魂兽的;不论主要修炼提升的是魂力还是气血,只要想突破到下一个境界,那么身上就必须要有一个象征进阶了的“魂环”存在。
至于白夜的“独环”构想,则完全是临时起意的。
主要是白夜想,既然一步到位的“献祭”无法获得魂兽的全部修为,而是会有大量的浪费,那么阶段性的“传功”,能不能只用一个魂环位,就让魂师在不花费其他魂环位的情况下,就突破到更高的层级呢?从唐三的“本命魂环”可以随着他的修为等级提升而提升,唐吴那种断肢拆魂骨导致的魂力下跌,也会使得身上的魂环暗淡的情况来看,武魂、魂力、魂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
也因为“本命魂环”与魂师修为同步提升的绑定关系,让白夜想要进行“人造本命魂环”,以魂环的品级提升,反向带动魂力等级的提升。
毕竟白夜的武学知识储备,可要远比设定上就已经没落了许久的唐门要强。(最强暗器已经失传了许久)
而不论是斗一的“神赐魂环”那种根据魂师身体的承载能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