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同穿,人人都有金手指> 第55章 语音助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章 语音助手(2 / 2)

什么需要都可以告诉我,比如:今天天气怎么样?”“看,它只能根据预设的指令进行操作,而且依赖生态中的其他应用配合。”

“嗨,Lisa,帮我叫一辆回家的车。”

“正在打开地图,您如果要前往“嘉园小区’,可以乘坐27路/133路公交车,是否为您导航?”“退出地图。”

“好的。”

“看,如果没有提前预设地址,它也无法准确的找到您的家。”

“而我之所以自爆Lisa的众多不足,直接自爆它只是语音助手,而不是含糊其辞的让大家联想到人工智能,是因为我相信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Moore's Law!”

“由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于1965年提出,其核心观点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18-24个月翻一番,性能也随之提升一倍,而成本减半。”

“也就是说,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中,芯片的计算能力是近乎指数级增长。”

“所以,我相信,人工智能早晚有一天会出现。”

“当然,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我们无法明确那一天到来的时间早晚。”

“就像终结者中,可以毁灭世界的天网的算力是 60Tflop/s,也就是每秒60万亿次浮点运算。但是这个计算量,也不过是十几二十个主流显卡的算力,更别说和超级计算机相比较。”

“而曾经的人们觉得可以统治世界的算力,目前却还不能支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更别说是通过图灵测试,认识到自我,并产生欲望的智能生命。”

另,摩尔定律虽然长期有效,但并不是永远有效。

从物理层面讲,因为存在量子隧穿效应,导致晶体管尺寸缩小到纳米级别,绝缘层厚度可能仅几个原子层,电子会因量子效应隧穿穿过绝缘层,导致漏电、发热和信号干扰。

也就是虽然硅原子直径只有0.2纳米,是硅基芯片的理论极限,但实际制程在1纳米以下,即会因量子效应失效。

实际上,英特尔在10纳米制程的时候,就因为漏电问题导致芯片的量产延迟。

而从成本上来说,28纳米制程的研发成本约3亿美元,但是3纳米制程,可能超过200亿美元。极紫外光刻(EUV)技术虽能实现7纳米以下制程,但成本高昂,需要至少1.5亿刀。这也是我国追赶光刻机的难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巨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一这条路的终点就在1纳米,甚至就在3纳米的地方。

这是一条终点是一堵悬崖的追逐,对手早晚会没办法继续往前跑。

而我们需要追赶的,只是已经被探明了的从微米级一直到3纳米的路线,而不需要去硬刚量子力学。至于之后的芯片性能提升,是否是转换新基底材料(如新材料之王石墨烯),或者是依赖芯片架构优化、软件算法提升,又或者走光电路线,那就是另外的赛道了。

或许这条赛道的也有“量子隧穿”一样的“终点线”,也或许这是一个没有极限的路,但是至少这条路,暂时还没有人绝对占优,并开始打造防护墙。

不过,考虑到爱情公寓世界容许白夜展现一部分多边兽的特性,至少算法的上限,应该是智能生命一叛乱不叛乱的,另说。

白夜最后总结道:“先行者,已经正式开启新时代的大门,希望各位,也能紧随其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