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快跑》《死亡幻觉》都用到了这个概念。
但《明日边缘》要到14年,《时空恋旅人》要到13年,《忌日快乐》要到17年,在09年,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新颖的。
用科幻的元素来解释时间回溯,更为新颖。
到片子的最后,那个男主永远的以对方的身份活了下去,一个除了被男主替代的人外没有人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相较于一个只能活在镜子里面孔,大家显然还是更关心男女主的未来。
大团圆的结局,换来几个好莱坞六大派过来的人自发地鼓起了掌。
有人带动下,连带着其他人也跟着鼓起了掌。
鼓掌声响成了一片。
“韩,我们华纳愿意以百分之四十的票房分成来在北美发行这部影片!”
“对不起,我们只接受买断!”曹任出声拒绝了对方的提议。
北美的发行抽成百分之四十,那可是票房数字的百分之四十,再扣掉给院线的,各种税收,最后能留给制片方的就剩百分之十几了。
确实是有点寒酸的,但是国外影片想要在北美发行就这待遇,爱接受不接受!
我们米利坚什么缺,就是不缺电影。
爱干干,不干滚蛋!
这苛刻的发行分成其实都不是曹任最担心的,钱嘛,这次少赚点,把名声打出去,下次赚回来也可以。但是以分成发行的条件拿到手后,对方会出资宣传吗?
搞不好只是弄几家影院放映一下,观影人群在没有怎么宣传的条件下足够多,那就不断扩大发行场馆数,人数少,得了,下画,直接进入碟片市场拉倒。
还不如直接卖断出去,到时候买了版权的对方即使考虑到那笔买断费也得出力宣传一下,让这部片可以多少有些票房,而不是听天由命,玩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把戏。
“买断的话我们需要讨论一下。”
这些人都是卖韩三品面子派过来的,来之前压根没想到要买一部中國的科幻电影。
但看完影片,大家却敏锐地察觉到这部片似乎有着足够的卖点。
即使因为是全华人面孔而难以在院线市场上取得多高的票房,但就这种比较烧脑的影片,一看就更受碟片市场的欢迎。
还是有着一定的盈利前景的。
既然制片方只接受买断,那他们就得好好考虑一下多少价格能保证既能拿下影片,又将风险降到最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