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那片,就不是有点名气那么简单了。
柏林电影节评审团主席,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能在三大之中的两家当过评审团主席的,全球也就那么十几个人,在欧洲的影响力就可想而知了。挂着她主演的名头,到时候在欧美卖版权费的时候也能多卖点。
“行,我可以给你联系联系她,剧本呢?”
“还没写!只是有个完整的构思,最多两星期,肯定出货。”
“行吧!”韩三品略带失望的点了点头。
至于投资份额什么的,连预算都没做,韩三品就没找曹任聊这事了。
回到家里,曹任这便拿着纸先在封面上写下了新片的名字。
《源代码》。
这是曹任考虑了好久之后的选择。
首先,其成本在科幻电影里不算太高。
原片也就三千五百万美元的样子,在演员片酬上压缩一下,考虑到中米两国剧组人员上的薪水支出,再把好刚用在刀刃上,一个亿人民币左右应该是可以拿下的。
其次,它的市场前景和口碑都不错。
原片在前世曾经斩获全球一点四七亿美元的票房,对比其三千多万美元的制片成本,相当不错了。论口碑,某瓣打分8.6。
即使因为其是外国片,给减上一份,7.6分,一部商业片能有这个分数,怎么着也不能算是口碑普通了。最后,曹任选择它的原因则是可以顺势把场景放在高铁上。
高铁在国内的跨越式发展乃是大势,贴着大势,观众情绪来走,在票房上完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