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先锋将军刘季切莫主动寻求决战,当于后方探查通古斯军动向,驱逐通古斯军向屏翰侯部行进。”在刘季率三千精骑奔向东北的同一时间,韩信便已令彭越率一万骑士从犬泽县北上夏思阿林,包抄通古斯的退路。
如今战局陡变,通古斯的威胁性骤减,这支部队反倒是有了新的意义。
一众将领闻言纷纷点头,都觉得韩信此令无错,等待着韩信的进一步命令。
韩信的目光却转向通古斯方向,沉声道:“令前将军蒙恬率本部兵马沿东北方向向通古斯王庭行进。”“令右将军章邯率本部兵马东进,沿东部山脉自南向北完成包围。”
“中军随本将先行北上,而后于前军左翼向东北方向扫荡。”
“令后将军辛胜率本部兵马散阵,呈封锁之势随大军向东北方向推进,扫荡途径的每一个部落。”“令长城守军全军戒备、随时备战。”
“全军立刻造饭,饱食之后立刻拔营出征!”
秦军众将:???
主帅,您确定咱们刚刚是在同一个频道讨论战局吗?
蒙恬加重声音重复道:“通古斯已非大患,末将以为,我军理应先将矛头对准胡国!”
依目前局势来看,即便大秦不理会通古斯,通古斯也会陷入内乱、自相残杀。
既然如此,大秦完全可以集中精力先对付胡国,等大秦攻灭胡国之后,通古斯也因内乱而尸骸遍野、国力疲弱,大秦大可轻取之。
如今韩信却无视了刚刚遭逢战败、理应趁势重创的胡军,反倒是将主力兵团拉去猛攻不需要大秦插手也会越来越弱的通古斯。
这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嘛!
韩信平静的说:“通古斯确实已非大患,但通古斯只是在一时之间并非大患,而不是永非大患。”“即便通古斯内部疲弱,依旧坐拥数十万引弓之民。”
“通古斯近几十年间皆无大战,又依靠着金阿林山脉和夏思阿林山脉,存粮和牲畜必定丰盈。”“若是我军果真先集中兵力攻打胡国,任由通古斯内乱,便是给了通古斯新王登基、平乱、立威的时间。”
“待到我军攻灭胡国、转攻通古斯之际,通古斯的新王便能用共同对抗外敌的名义调停内战,集合通古斯主力反攻我军,用与我大秦的战争去消解通古斯内部矛盾!”
“届时,此战再难大胜!”
章邯闻言皱眉道:“究竟是何等雄才伟略的霸主才能促成主帅所言战局?”
“末将不认为当今通古斯会有如此雄主!”
韩信推测的战局是有可能出现的,但出现这种战局却是不太可能。
有能力、有手腕、有雄心、有号召力的雄主哪是那么简单易得的?
说句冒犯的话,若非扶苏在北伐战争中完成了蜕变,赢政那么多儿子里也没一个人有如此能力,更遑论是通古斯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通古斯王室真的有如此雄主,那根本等不到冒顿来犯,此人早就把达赉给砍了!韩信没打算说服章邯,只是继续开口:“陛下曾言,胡国势弱实强,仅凭我军兵力或可破胡军,却难大破胡军,且决战之际必会损失惨重。”
“但我军若是能趁通古斯疲弱之际先行攻灭通古斯,我军便能招募通古斯残部为我军所用,更能缴获通古斯的粮草为我军所用,为国朝节省粮草,留待关键时刻取用。”
“如此,此战方才能得大胜!”
韩信承认,他馋了。
恢复过来的通古斯或会成为秦国大敌,但现在的通古斯就是最佳的征兵场和粮仓!
事关韩信的封侯之战,韩信自然希望麾下兵马多多益善。
但秦军众将的眉头却是依旧不展。
蒙恬沉声道:“主帅之策,有理。”
“然,据将军刘季传回的军报来看,胡军引弓之民至少在二十万上下,此实为大军也!”
“先锋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