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民皆苦,商贾富庶,以商贾之财弥庶民之税方才能称朕心意。”
“公廨钱乃是朕之策,诸位爱卿若以为不妥,亦可再思良策劝谏。”
群臣闻言,面面相觑。
这是威胁吧?
这一定是威胁吧?
古今哪有君王用自己的脸面为代价来威胁群臣的啊!
刘季笑而拱手:“臣附议!”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
“臣谏,将开源之问纳入今岁分科举士之中,考问天下法吏。”
“或许天下间便有奇才,可解陛下之忧!”
扶苏双眼一亮,轻笑颔首:“刘上卿此言,有理!”
“既然如此,开源之事便暂且搁置。”
“而除开源之外,为省靡费,朕以为还当节流。”
“当今天下已定,虽仍有外敌,却已无须常备八十万大军镇压四方。”
“朕欲削天下久不从戎之材官,再削半数各郡守军,削两成边疆戍卒,将八十万大军削至五十万。”“再将每岁卒役之数减半,予万民更多休养生息、耕作匠造、繁衍丁口之机。”
“若遇大战,再征曾服兵役之老卒从戎。”
“诸位爱卿意下何如?”
群臣将领的心又提了起来。
扶苏此举,又是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
若是行扶苏此策,原本占据秦廷支出大头的军费将被近乎腰斩,为秦廷省下一大笔钱粮。
但,五十万大军足够镇压大秦吗?
蒙恬等几名将领有心劝阻,但再想到此次平乱之战,就算是再加上韩信就地征募的十一万兵马,扶苏也只调动了五十一万兵马而已,众将就无颜再劝。
面对波及半个大秦的动乱,陛下都只是调动了五十一万兵马而已。
他们又怎么好意思说五十万兵马不足以维护日常治安?
至于日后再启大战之际?
扶苏已经言明可以再征兵入伍,并且保留了卒役这个练兵方式,显然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一众将领心不甘情不愿却又无可奈何的拱手:“陛下英明!”
扶苏拱手一礼,认真的说:“朕并非不知兵事之君。”
“朕削兵卒乃是为助兵卒返乡耕作匠造,而非是为省些钱粮。”
“削兵卒后,军中职粮俸禄尽皆上涨一成。”
“还望诸位爱卿仔细操练兵卒,将这五十万大军尽皆练成精兵!”
一听这话,蒙恬等将领们刚刚冷却的血顿时就又热了起来,齐齐轰然拱手:“未将必不负陛下信重!”扶苏欣然颔首,转而道:“节流之首,当由朕起!”
“今宫中有嫔妃宫女万余人,尽皆养尊处优、靡费甚重。”
“朕欲将宫中无子女之嫔妃、二十岁以上之宫女尽数放归民间,准其自行婚配嫁娶,助繁衍丁口之功,省国朝奉养之靡。”
“同时取消北宫宦令、南宫宦令、甘泉宦令等诸宫宦令,一并归入宦者令治下,皇室诸宫由少府统一管理,不再自设衙署。”
赢政不是一个喜欢女色的人,赢政之所以不辞辛劳的坐拥近万嫔妃完全是为了他的江山。
赢政后宫中的所有嫔妃都是各王室大族的贵女,就连大半宫女也都是各大族的掌上明珠,她们都是赢政与各个大族之间沟通的纽带。
赢政冷落了哪一方的贵女、恩宠了哪一方的贵女都是赢政的政治表态,而赢政允许哪一方的贵女给他生孩子则是赢政给予这方势力的政治承诺和政治保障。
赢政的后宫生活和享乐无关,是纯粹的政治活动。
在赢政没能完全掌握大秦权柄的情况下,这也是极其有效的政治活动。
扶苏是一个好色的人,扶苏之所以忍痛割爱同样也是为了他的江山。
奉养万余名整日里争奇斗艳的嫔妃宫女所需的钱财,都够供养几十万大军的了!
那都是民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