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众将尽皆簇拥在扶苏身侧三丈之外,眼睁睁看着扶苏拧断了胡亥的脖颈!
面对如此残暴的一幕,群臣众将却齐齐拱手,情真意切的高呼:“陛下英明仁善!”
“万望陛下节哀顺变!”
是的,即便扶苏亲手了结了胡亥的性命,也没人觉得扶苏暴虐残忍,反而愈发认为扶苏仁善宽宏!胡亥之罪,莫说是放在以法治国的大秦,就算是放在以礼治国的齐国,同样必死无疑!
倘若扶苏放过了胡亥,那才是昏庸无道。
扶苏亲手杀死胡亥、完全扛下了杀死皇室公子之事,而不是让臣子代他下手,是对臣子之仁。扶苏不加刀斧于胡亥之身,只以弓弦勒死胡亥,给胡亥留了全尸,是对季弟之仁。
叔孙通等儒生看向扶苏的眼睛都放着光,轻声喃喃:“如此英明,如此仁善。”
“无愧为圣王也!”
扶苏又将弓弦拧紧几圈,确保胡亥死的不能再死,这才缓缓松开弓弦。
“蹦~”
缠绕的弓弦终于脱离了胡亥的脖颈,发出一声颤鸣。
看着胡亥渗血的脸颊和被勒破流血的脖颈,扶苏发出一声长叹:“季弟,糊涂啊!”
“朕知季弟犯下了滔天大罪,然,终究是朕的季弟。”
“朕欲将季弟葬入骊山脚下,刻季弟之罪于碑陪葬,请父皇责罚教导季弟。”
“诸位爱卿意下何如?”
把胡亥葬在赢政脚下,是对胡亥的恩赏吗?
无论扶苏还是胡亥都很清楚,绝不是!
扶苏只是把胡亥送给赢政去处罚而已!
而在胡亥做出矫诏造反之举后,胡亥已再无可能得到赢政的宽恕。
但在群臣看来,扶苏只要不把胡亥剁成肉糜、暴首示众,最后扔给野狗吃就已可谓仁善,更遑论是葬在骊山陵下?
一些臣子甚至觉得扶苏仁善的过分了,但最终还是与群臣一同拱手道:“陛下英明!”
扶苏默然数息后,又是一叹:“好生收敛季弟尸首。”
缓缓起身,扶苏还硬弓于背,目光落向被士卒们压着的冯去疾,声音转冷:“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韩桓惠王割上党赠秦以求和。”
“上党郡守冯亭却违抗上令,私自率上党郡十七城投赵,挑拨秦赵两国关系,致使秦赵大战于长平,秦卒死者过半。”
“国内空!”
“近三十万名大秦儿郎因冯亭一己之私而战死沙场!”
“父皇仁善,不因汝为冯亭之后便迁怒于汝,反而擢汝为大秦相邦。”
“汝却以背叛报陛下信重乎?!”
冯氏一族本就有背叛韩王、投敌害秦的黑历史,难以得到秦人信任。
赢政千金买马骨,厚待冯氏后裔,予冯氏后裔高官厚禄,结果冯氏后裔却再一次背叛了大秦。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再四!
大秦不会给予冯氏第三次背叛的机会了,从今往后上党冯氏一族将再无入朝为官的可能。
天下人也会因为冯氏的这两次背叛而把冯氏一族钉死在耻辱柱上!
从今往后,即便冯氏子孙取名为冯忠诚,也再不会有人相信他的忠诚!
看重名声的冯去疾,却亲手毁掉了冯氏的名声!
这诛心之言刺的冯去疾心脏绞痛、面颊通红,不敢抬头看旁人的眼睛,只是低头悲声道:“臣自知没有资格为始皇帝殉葬!”
“臣,但求一死!”
扶苏慨然轻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汝视忠义为儿戏,朕却不能视律法为儿戏。”
“将贼子冯去疾并一干贼子尽数移交廷尉,依律判罚。”
群臣众将都很清楚,若是由扶苏自行决断,或许还能只罪冯去疾一人。
但若是依秦律判罚,冯去疾必得具五刑、族诛之刑!
扶苏仁善,但再仁善的人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