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听闻赢政朝议,也巴巴的赶来了营帐附近。
见冯去疾撩帘而出,徐福趋步而上,拱手道:“方士徐福,拜见相邦!”
冯去疾略略颔首,挤出一丝笑容,而后便越过徐福而去。
徐福不解,诸位方才朝议难道不是为徐某出海之事?
徐某可是在为陛下寻长生药诶!
难道还有比为陛下寻长生更重要的事吗?
没等徐福搞明白状况,徐福便又见李斯出帐,赶忙趋步迎向李斯,拱手赔笑:“方士徐福,拜见左相!“不知陛下可曾一………”
李斯根本没听徐福在说什么,没等徐福说完就已越过徐福快步走向冯去疾,低声发问:“相邦可有暇一叙?”
冯去疾回首,看向李斯的目光多了几分诧异。
冯去疾和李斯虽然分别是相邦和左相,但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麾下势力时常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在这么敏感的时刻,李斯的主动邀约难免让冯去疾倍感意外。
略一思虑,冯去疾笑而颔首:“固所愿也。”
分别对自己的臣属耳语一番后,冯去疾和李斯一同走进了冯去疾的帐中。
分宾主落座后,冯去疾主动开口:“李相主动相邀,想来是有要事?”
李斯也不遮掩,直接发问:“倘若太子登基,相邦可知等待相邦的会是什么?”
冯去疾怎会不知?
扶苏被册立为太子,再加上扶苏所谏的分科举士之策对于冯氏而言就已是重创。
倘若扶苏果真登基继位为秦二世,扶苏根本不需要重用冯氏以示千金买马骨,扶苏这个名号就能引来诸多关东权贵投效,而那些因扶苏而出仕的新吏和一直以来都支持扶苏的儒生们也都会愿意帮扶苏治理关东地。
彼时的冯氏对于大秦而言将毫无用处!
就算是扶苏仁善,护冯氏周全,没有利用价值的冯氏又如何能保得住现在的辉煌和荣耀?
冯去疾淡声道:“左相与其为本相担忧,倒不如先为左相担忧。”
“本相至多不过是被罢免相位,以本相之功之能,依旧可以位列上卿。”
“但若是太子登基为秦二世,等待左相的又会是什么?”
扶苏的治政思想和李斯的治政思想可谓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
冯氏对于扶苏而言只是毫无用处,李斯和李斯身后的外客势力、刑名法术势力对于扶苏而言却是有弊无利!
李斯主动暴露薄弱,轻声一叹:“还能是什么?”
“一生心血,毁于一旦!”
“满门客卿,尽数离朝!”
“斯实不愿见此败局,想来相邦也不会愿见此败局!”
见李斯态度诚恳,冯去疾也叹了一声:“然,陛下诏令已下。”
“吾等又能如何?”
“吾等若是再谏陛下,恐会遭陛下厌弃。”
“根本等不到太子登基,吾等便已将离朝矣!”
本相也想劝谏陛下改主意,但陛下不纳谏啊!
李斯的话锋突然一转:“山鬼遗璧之后,陛下便行色匆匆、不敢懈怠,便是于南海立碑都无暇多待,便启程急奔琅琊,浑然不顾宫女宦官掉队。”
“陛下匆匆召见徐福,却又于召见徐福、徐寿二人之后突然宣布禅位。”
“相邦以为,陛下为何会如此?”
冯去疾眼中涌出几分不忍之色:“陛下寿数,或已将近矣!”
赢政是什么人?
他不相信任何人,不相信任何仙,也不相信任何神,他只相信他自己!
若是赢政愿纳吕不韦之谏以分封治天下,亦或是纳韩非之谏行“要在中央、事在四方’之策让渡些许权力给地方官吏,哪怕只是继续遵循历代秦王的制度,而不是要以一己之力处理全天下的政务,以赢政恐怖的身体素质都不至于时年不足五旬便憔悴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