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刘邦斩白蛇之后,世人多称赢政为祖龙。
但纵观赢政一生,却从未自称祖龙,秦廷群臣官吏也无一人称赢政为祖龙。
所以,今年祖龙死?
死的是祖龙,与朕这个始皇帝有什么关系?
难不成还要朕亲自去吊唁祖龙乎?
即便群臣都知道赢政是在自欺欺人,但群臣还是赶忙放声大笑:“然也然也!夏人祀龙,青龙止于郊,臣以为,祖龙者,实乃夏禹也!”
“禹与启御飞龙登于天,享寿无算,那山鬼所言,理应是言说登天之禹今年死!”
“山鬼焉能知祖龙事?不过只是山鬼妄言而已,不必理会!”
“夏禹乃是定水之神,若是夏禹果真今年死,此实乃大事也,臣以为,理应增补水利,以防洪灾!”有证据就找证据,没有证据就创造证据。
别管夏禹本人接不接受,反正今年当死的祖龙就是夏禹!
赢政欣然颔首:“诸位爱卿所言,皆有理!”
“今岁夏禹死,理应传令各郡县增补堤坝、兴修水利,以免洪灾。”
群臣齐齐松了口气,赶忙拱手:“陛下英明!”
旋即赢政又举起手中玉璧道:“诸位爱卿以为,此璧该如何处置?”
赢政这一问戳破了大殿内虚假的热闹,让大殿重归冷肃。
那山鬼为何要将此玉壁点名道姓的交给滈池君?
滈池,位居关中地,地处昆明池之北,乃周之故都,周武王常居于滈。
大秦并无滈池君这位封君,在当今民间流传的鬼神说之中,滈池君有两种形象,一种是滈池水神,另一种则是由周武王兼任!!
将赢政为证行事正义而坠入大江的玉璧取出来,转交给周武王。
这是什么意思?
这分明就是要告诉周武王,他的诸侯造了周王朝的反,请周武王重现人间,一如昔年讨伐昏庸暴虐的商纣王一般伐了赢政!
所以无论那捞出玉璧的究竟是贼子、山鬼还是仙神,如何处理这枚玉璧都成了巨大的难题。殿中沉默许久后,扶苏出列拱手,沉声道:“儿臣自请,持此玉璧祭天!”
“儿臣依旧以为,此玉璧乃是贼子所获。”
“但若是此玉璧果真为山鬼所得,儿臣以为理应将此玉璧上呈皇天,请皇天为秦铲除奸邪山鬼!”夜遇山鬼不要慌,摇来皇天跟他刚!
出了事情天不扛,日后谁还祭皇天?
听得扶苏这话,大秦君臣都有些懵。
将此璧献祭给皇天?
群臣皆知公子扶苏敬鬼神而远之、不信鬼神之说,但他们却也实在没想到扶苏对待皇天厚土的态度竞然也这么随意。
这点小事就去麻烦皇天?
汝与皇天相熟乎?!
奉常赢乐赶忙出列拱手道:“此玉璧乃是为定大江所沉之璧。”
“今岁祖龙死,定江之璧又重现人世,臣以为,此乃大江将洪之兆。”
“臣谏,陛下东巡大江,重祭水神,沉璧于江中,同时大征徭役修补大江堤坝,以求风调雨顺、保大江不洪!”
多名臣子随之拱手:“臣附议!”
赢政目光看向手中玉璧,目光难掩纠结挣扎之色。
但最终,赢政却是释然一笑,随意的说:“既然山鬼托请朕的谒者将此璧交给滈池君,朕又何吝于成人之美?”
赢乐等一众臣子赶忙焦声高呼:“陛下,不可!”
“陛下焉能顺那山鬼心意?陛下理应以社稷为重,不可不防啊!”
“此事、此事~唉!还望陛下三思啊!”
赢政反问:“朕,何必三思?”
赢乐等臣子张口结舌。
若是他们真的依照心中所想那般劝谏赢政,岂不是在告诉赢政,他们其实压根不觉得祖龙是夏禹,而是认定祖龙就是赢政,以为赢政将死于今年?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