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寒风凛冽、飞雪漫天。
各郡公车顶着狂风大雪和如刀寒风坚定的驰向咸阳城。
而在咸阳城阿房宫工地群旁,也早已扎起了一片营帐,准备好了热气腾腾的姜汤。
扶苏外披虎裘,与十余名重臣坐在营门口,睫毛上凝了一层厚厚的白霜,脸颊被冻的发红,浑身上下都是落雪,但扶苏依旧满脸笑容,像极了一只掉进米缸里的老鼠。
天下英才尽入吾瓮中矣!
“陈郡汝阴县邓宗,拜见上官!”
案几前,一名穿着全套新衣、又高又瘦的少年面向扶苏拱手一礼,双手奉上木凭。
即便是在拱手,他的腰杆却依旧挺拔如松!
扶苏接过木板扫过基本信息后,笑而颔首:“明武科中,倒是位好壮士!”
邓宗声音有些冷硬:“谢上官赞!”
扶苏没有在意邓宗的态度,签字登记后将木凭还给邓宗,温声叮嘱:“汝入住甲十六帐。”“入营之后自有将士领汝前往,不过在入住之前,且先去取碗姜汤暖暖身子。”
“咸阳天寒,冬日愈寒,比不得陈郡。”
邓宗取回木凭,拱手再礼:“多谢。”
阔步入营,邓宗眼含讥讽,毫不遮掩声音的说:“世人果真势力。”
“昔吾为贱民之际,法吏欺压无度、官吏盘剥不休,不教吾等过活。”
“今吾尚未为法吏,不过只是通过了郡吏试而已,所见之人竞是皆变成了善人。”
“何其可笑!”
家境贫困的邓宗终于变成了曾经他最讨厌的法吏。
在邓宗通过吏试的当天,那些曾经欺压过他的法吏非但对他笑脸相迎,更还将这些年盘剥的钱财数倍退回,陈郡郡守吕诙更还送了邓宗两套全新的衣裳和一柄宝剑。
但这并没有让邓宗感到心情愉悦,反倒是让邓宗作呕。
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
听见这番话,李必主动迎了上来,淡声道:“无论汝是庶民还是法吏,方才那人于汝而言都是善人。”“若无那人,汝连嘲笑法吏的资格都没有!”
邓宗目露不解,便听李必说道:“方才为汝簿名者,便是公子扶苏。”
邓宗冷肃傲然的目光绷不住了,赶忙回头看向扶苏,声音甚至有些惊慌:“公子扶苏?!”“汝说方才那人是公子扶苏?”
“堂堂秦长公子怎么可能顶风冒雪的在营门口为来者簿名?!”
李必也看向扶苏,声音含笑:“但他是公子扶苏啊。”
“又有什么不可能?”
邓宗无言以对。
一名正常的高官都不可能顶风冒雪的在最基层接见每一名考生。
但一名正常的高官也不会奋力为他们这些贱民砸断成为官吏的壁垒。
扶苏的行为都很不正常,很多举动甚至让人无法理解。
但正因为他的不正常,才能成为世人敬仰的公子扶苏!
李必继续说道:“当然,汝亦不要以为通过了郡吏试,所见之人就都是善人。”
“汝若是敢在本官眼皮子底下违律,本官倒是可以教汝见识见识何为恶人!”
邓宗压根没理会李必的威胁,面向扶苏的背影深深躬身,轻声道:“宗,拜谢!”
扶苏并没有意识到邓宗在遥遥拜他,只是又取出一卷竹简,在竹简上写下了邓宗二字,脸上笑容愈发灿烂。
汝阴邓宗,秦末叛军首领之一、陈胜初期大将之一。
论能力,入不了扶苏的眼,论勇武,也算不得猛将。
但对于地方郡县衙署而言,却无疑是个人才。
更重要的是,一名本会背叛大秦的人才如今却选择主动前来咸阳城参加再吏试,从掘断大秦社稷根基的掘墓人变成推动大秦兴盛的一份子。
无论此人才华何如,都是在强秦而弱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