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4章 动画(2 / 3)

用动画来进一步渲染情绪的想法,并且他也真的这么做了。

然而

想象是美好的,在3月份真开始做的时候,楚晨才发现这尼玛国产的二次元游戏不用动画做过场,其实还是有道理的。

一方面,相比起成熟的日本。

国内在传统动画制作方面的产业水平太低了。

由于国产3D动画的冲击,在当前的华夏,2D动画可以说是真正的“夕阳行业”

仅有的几家动画公司,比如制作了《狐妖小红娘》的绘梦,和比较知名的七灵石,产能其实都不是很够,档期也排得很满。

剩下的团队也都集中在了动画电影制作领域。

而再往下,给日本动画做外包的公司,虽然有档期,但这些公司往往为了利润,以及迎合“产业链”,本身已经不具备整体外包的能力。

画中割的就只会中割,画背景的就只会背景,上色的就只负责上色。

少数一两个可以整体外包的,在作画能力上,又完全达不到楚晨的要求。

而且这不是某个公司的问题。

而是整个市场的萎靡,大背景不行的情况下,直接导致在华夏你就算有钱,想要组建一个顶格的2D动画团也不行。

拿钱都不行。

与之相反,大量的3D国产动画反而形成了产业链,要招募一个3D动画制作团队,反而轻松。可《终末战线》是2D游戏,如果要做3D动画,就意味着整个动画要从人物建模开始做. .星辰此时根本不具备这个实力.,

就算具备,那工程量也太大了。

在国内没办法,楚晨只好寄希望找日本公司合作。

然后,他就接触到了刚刚拍桌子走人的那一批人。

那些人其实也不是动画制作公司的,他们就是纯粹的“捐客”,是替国内有需求的甲方对接日本动画制作公司的中间人。

初见面的时候,楚晨对他们的印象特别好。

因为他们给了楚晨很多家日本动画公司的样片,并且承诺,只要先交一部分钱,还可以做样片,不满意,后面的钱还可以不给。

于是乎,即便这家公司的报价,是接近正常日本动画成本的四倍,但考虑到动画公司要盈利,他们又要盈利,再加上样片成品确实很不错。

楚晨在3月底的时候,同意了合作。

花费500万,再加上星辰游戏提供完整过场分镜的条件,购买了30分钟的动画。

这个合作,其实相当有魄力。

因为那个时候的《终末战线》一个月流水也就三千万不到,抛开成本,楚晨花在配音和动画上的钱,就把盈利全给花了个七七八八。

也就是楚晨坚信《终末战线》未来的盈利能力,才敢这么砸钱。

而最终的结果,也确实还算不错。

配音和动画这两个幕后英雄,确实给《终末战线》1.0带来了楚晨预想中的效果。

所以在1.0公测之前,在1.1版本开始立项之后,楚晨一边让已经成立了的日本分部尝试寻找合适的日本动画公司达成合作,或外包,或收购。

另一边,又和对方续签了一份500万的合同。

当时楚晨的想法是用金钱换时间,毕竟1.1版本按计划是要在7月上线,这个时间算是比较紧张的。就算李苏豪找到了合适的日本动画外包公司,整合资源也需要时间,很有可能赶不上7月的上线。所以,借用之前“搞客”的渠道,哪怕花费贵一点,至少能保证1.1版本的动画能按期,按量交付使用。事实上,这个计划进行的很顺利。

一开始在《终末战线》火起来之前,李苏豪寻找动画外包的工作,是一点进展没有,但随着《终末战线》在日本火起来之后。

情况就变得不太一样了。

那些原本见都不愿意见李苏豪的动画从业者,现在面对“苹果畅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