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7章 开始测试(1 / 2)

技术科能抽开身的工程师和技术员都来了,厂办的人也来观望。

厂长李怀德和杨书记在刘工、李卫东陪同下站在机床旁,还有其他几位厂党委委员。

稍远些围满了各车间主任和技术骨干,包括二车间的马大年、钱师傅他们,都伸长脖子看着。张建国、朱永良、熊志鸿等人紧挨着操作面板站着,脸上交织着紧张、疲惫,更有一种强烈的期盼。李怀德面带笑容,拍拍李卫东的肩膀:“卫东,辛苦了!好,现在就开始吧!让大家一起看看咱们轧钢厂技术攻关的成果!”他声音洪亮,充满信心。

杨书记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微微点头,但表情平淡。

李卫东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悸动一这既是对三个月心血的检验,更是对晶体管技术和“先造后图”研发模式的最终考验。

他稳稳走到新机床的操作面板前。

“朱永良,合总闸!”

“总闸已合,电压380v,正常!”朱永良声音响亮。

“熊志鸿,控制系统自检!”熊志洪迅速在控制面板上操作几下,面板上的指示灯依次亮起绿光,一个小屏幕顺畅地闪过几行通过自检的字符。

熊志鸿大声复述:“报告李工!自检完成!所有模块通讯正常,无故障!”

李怀德忍不住拍了拍手,笑着转向李卫东:“好!这开机速度真快!印象里厂里那些老电子管机床,预热都得等半天!”

他的话让气氛松快了些,周围响起轻微的笑声。

李卫东点点头:“是的,李厂长,这是新系统的一大优势一一启动快,不需要预热。”

他没有停,俯身从旁边的架子上拿起一个还带着铸造痕迹的铸铁齿轮毛坯一一这是二车间钱师傅他们赶制的样品。

他稳稳地将毛坯夹进主轴的高精度液压卡盘里,卡盘发出一声清脆的合拢声。

他示意大家注意那个晶体管控制柜:“李厂长,各位领导,这就是新控制系统的心脏。”

他指向柜内隐约可见的电路板,“相比老式的电子管系统,它有三大关键改进。”

“第一,耗能低!”他环视大家,“老式控制柜里面像火炉,耗电几千瓦,冬天烤人,夏天难熬。而这晶体管控制核心,”他轻轻拍了拍柜体侧面,“实际耗电不到旧系统的十分之一!散热只靠里面的小风扇就行。

监测点温度显示,连续工作十二小时,核心温度比室温只高出几度!”这时,刘德厚主任示意张建国。张建国拿起一支红外测温枪,对着柜体侧面一个标定点按了下,读数屏显示:“26.3°C”。实验室墙上的温度计显示室温22°C。

一直没说话的杨书记清了清嗓子,问道:“省电是好事。

不过,李工,你这控制柜这么小,力气够大吗?咱们轧钢厂搞的是重载加工,电子管虽然笨,但是力大可靠。

你这小身板,扛得住驱动大伺服电机的重担吗?别干点重活就趴窝了?”他的疑问一出,气氛立刻又紧绷起来。

一些有经验的老技师也露出疑虑,王工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李卫东面色平静,目光直视杨书记,语气依旧沉着:“杨书记问得很实在。

这就是我们要展示的第二点:功率响应快,驱动能力强!”他没再说更多解释,直接在控制面板的触摸屏上输入了一组预设好的复杂加工程序参数。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稳稳地按下了运行按钮。

“嗡”机床主轴毫无迟滞地迅速加速,稳稳地达到了高转速状态。

同时,三轴滑台(X,Y,Z)流畅启动,带动锋利的硬质合金刀头,沿着一条预设的复杂空间轨迹高速切削运动!!伴随着清晰的“嘶嘶”切割声,金属碎屑被吸尘装置抽走。

李卫东指向旁边准备的进口示波器,屏幕上显示着锐利的控制脉冲波形。

“传统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