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件好事。”
发言分为两个派系,一是夸赞李卫东,一是质疑李卫东,很显然前者是李怀德一方的人,后者是杨书记一方的人。
杨书记道:“孙厂长,这位李卫东同志又为咱们厂做出了贡献,你那边抓紧表彰一下,咱们厂一向很尊重人才的。”
“是,书记,我立马安排。”孙渠点头。
会议到此就开的差不多了,杨书记宣布散会。
今日的诸多领导们,记住了李卫东的名字,回去的路上还在不断讨论,相信过不了一上午的时间,李卫东就在厂里出名了。
上午十点钟,厂代会结束的十分钟后,有人来到技术科,通知李卫东去见孙厂长。
叫我干嘛?
李卫东疑惑,自己小小的一名技术员,跟孙渠没有什么联络。
上次孙渠拖延他的奖励不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在故意打压他,双方结下了梁子,现在孙渠又叫他过去,会是因为什么事情?
道歉?不可能,李卫东不信孙渠对自己的态度能转变这么大,除非……他是想拉拢自己。
是了,如果不是拉拢他,何必叫他跑一趟呢。
李卫东想到这里,心想自己一会儿见了孙渠该如何应对,或者说,直接找个理由不去见他呢……几分钟后,李卫东的脑海中有了些思路,在去见孙渠之前,先来了一趟李怀德办公室。
“李厂长,刚才有人通知我去找一趟孙厂长。”
李卫东简单一说,他的思路就是请教李怀德。
毕竞李怀德站的位置高,知道的信息多,还是他的靠山,这种事情可以听听李怀德的建议。“这次孙厂长叫你过去,应该是看中了你的个人能力,想把你从我身边拉拢过去。”李怀德直言道:“你是怎么想的?”
果然是这样,李卫东心想。
在派系斗争中,最忌讳的是成为墙头草,两头摇摆,那种人肯定不会得到重用,更会被人瞧不起。不如选定一条路走到底,成了荣华富贵,败了顶多也就是被冷藏的下场。
更何况,李怀德在原剧里的内斗能力强,起风时,成了轧钢厂的一把手,呼风唤雨近十年,而杨书记那一派的人被严重打压。
现在六四年,他如果加入杨书记那一边,就属于四九年入国军了,当然不会这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