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家里等着烧火的,一般就是捡站杆。
所谓的站杆,一般就是树木由于虫害等原因枯死了,但是并没有倒下腐烂,而是还站在原地。这种木头只要放倒了,回家锯开劈了就能烧火,比较方便。
当然,冬天烧火不光是炒菜做饭,最主要的是取暖。
为了炕热的长远一点,很多人在炒菜做饭之后,会往灶坑里扔几块鲜柈子。
这样慢慢燃烧,热度可以维持的长远一点儿。
鲜木头里面,要数桦木最好,很容易起火头。
所以沈国栋他们进山来捡柴火,主要捡站杆,顺手也可以放倒几棵桦树。
离着村子进的林子,站杆早就让别人捡走了,所以众人进山后,特地往远了走。
找到合适的树,粗的就用大肚子锯,细的用弯把子锯,将木头放倒。
然后再随便截成几段,树头枝丫什么的也不扔,一股脑儿装到爬犁上,拿绳子捆好了往回拽就行。冯立民他们来帮沈国栋捡柴火,一个个都挺出力的。
众人齐心合力,先放倒了一棵脸盆粗的椴木站杆,用锯截成六七尺长的件子,装上爬犁。
之后又放了棵落叶松,几棵桦树,全都截成差不多长短的件子。
沈国栋他们总共带了四个爬犁进山,这种家用的小爬犁赶不上马爬犁那么大,基本上就跟家里吃饭的桌面儿差不多大小,装不上太多木头。
因此一个爬犁装的差不多,就用大绳拦几下,只要木头不掉下来就行。
“爬犁放在这儿就行,没人来偷,咱们再往里头走走,尽量多捡站杆,回家烧火方便。
鲜木头有点儿就行,等着过些时候没事儿了,再多捡一些,开春慢慢就干了。”
冯立民把木头捆好,爬犁绳子往树上一拴,然后跟众人一起,继续往前走,找合适的柴火继续砍。深山老林里面,灌木丛生,荒草灌木之间,不知道隐藏着什么。
好在此时天寒地冻,倒是不用担心有长虫突然蹿出来,四个人有说有笑的往前走。
突然间,一阵灌木枯枝被踩踏、剐蹭的动静传来。
随即,前面的灌木丛中,一下子蹿出来四五只狍子。
那狍子原本是在灌木丛里觅食的,被沈国栋等人说笑声惊动了蹿出来。
几只狍子动作非常整齐的歪着头,往沈国栋等人的方向看了几眼,这才想起来该逃跑,于是一蹦一跳的就要跑。
“狍子,追。”
冯立民几个一看有狍子,顿时瞪大了眼睛,拎着手里的斧子、锯,就冲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