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了三千块后,熊方儒也拿到了柜员换出的子唐钱。
所有的钱都装进了一个可以翻盖的竹筒里。
熊方儒拿到了两个竹筒,每个竹筒中有1000钱。
竹筒中分了格,可以将铜钱按照大小,分别放在几个格段里。
另外,熊方儒还拿到了一枚镀金的钱,面值为1000文,相当于一千块。
这也是银号里最大面额的钱了。
柜员还给了他一个锦囊,可以把竹筒放在锦囊里。
拿着锦囊,熊方儒放在手中掂了下,问柜员:“如果我把这些钱弄丢了,该怎么办?”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就连人民币现金,都有可能弄丢,更何况这些玩具一样的钱币了。
柜员微笑回答:“锦囊的内部有数字编号和二维码,钱上也有特制的纹路,和锦囊的编号对应,依照这些,基本可以确认钱的归属。
不过这没办法完全规避丢钱的风险,所以您最好还是妥善保管。
如果担心遗失,您也可以把钱存回来,只带着锦囊,用锦囊里的二维码记账,待您离开子唐时,一并结算。”
“还行。”
对柜员的回答,熊方儒还算满意。
这景区提供这种换钱的服务,是会大大增加体验沉浸感的。
但相应的,也会增加很多的麻烦。
人一多,就容易出乱子,普通人也难免丢三落四。
如果他是景区管理者,他肯定是不敢搞这种服务的,会增加很多工作量。
可这景区还是搞了,这就说明景区管理者在尽最大的努力,让游客获得最好的体验。
“那先生您是选择用子唐钱,还是用锦囊挂账呢?”
柜员礼貌询问。
熊方儒略一思索,还是决定用子唐钱来消费。
这样的体验明显会更好,而且今天只有博主,没有其他游客,只要他记着随身携带,应该也不会搞丢的。
这时,芒果她们也找来了银号。
看到他换出的崭新子唐钱,她们两眼放光,二话不说,也各自换了五千。
这些钱都是可以报销的,属于邀请她们来拍摄的福利。
把锦囊挂在手腕上,她们晃着竹筒里叮当作响的子唐钱,又是一阵自拍。
其他博主也都陆续找到了银号,开始体验起了子唐特色的换钱服务。
此时的熊方儒,则已经离开了银号,沿着街道继续前行了。
再往里走,两旁的饭店,饮品店就多了起来。
饭店的门类,就比较多元了。
从各色炒菜,快餐小吃,到火锅,水煮鱼,烧烤,地方菜,应有尽有。
不过等熊方儒仔细看去时,却发现一多半的店面都只有招牌,里面都还是空的。
显然,这些门面都还没租出去,入驻的商家并不是很多。
他找了家开门营业的秦唐饭庄,迈步上前,想要进去看看。
刚走到门口,就有穿着古装的小伙子迎接了上来,微笑询问:“这位客官,是想吃点东西吗?本店专做本地特色菜,后厨师傅是李大使亲传的手艺,您要不要尝尝?”
“哦?李启文亲传?”
熊方儒来了兴趣:“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后厨的赵师傅,是李大使的记名弟子,学到好几道拿手菜,吃过的客人都说好。”小伙子卖力宣传着。
熊方儒仰头看了眼招牌,就笑着点头:“好,那我就尝尝看吧!”
“里面请!”
小伙抬手招呼,一边问:“您是几位?坐大堂还是二楼雅间?”
“坐二楼吧!”
熊方儒随口回答。
闻言,小伙马上从怀里掏出了对讲机:“贵客一位,二楼上好茶!”
“霍!你们都用上对讲机了?”
熊方儒被他逗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