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迅速搭建出一套全新的班底框架,很多乱七八糟的事,也能迅速得到解决。
别的不敢说,至少在寿春这一亩三分地,庄渊已经能做到全面掌控了。
接下来要处理的,就是各地起义军“诸侯’们了……
秦国撤兵,齐国也偃旗息鼓,楚国的外部危机得到了解除,但内部的危险还要处理。
在稳定局面后,庄渊给各地的起义军首领发了信,邀请所有人前来寿春受封领赏,顺便觐见楚王,以示诚心。
诸侯王朝见天子嘛,这一套东西不算稀奇,因此各地的起义军首领也没多想,纷纷启程赶赴寿春。而这其中,自然包括了黄朝和朱明,还有陈谅死后掌管了彭蠡泽起义军的蒯彻。
至于为何大家如此信任庄渊,愿意赶赴寿春,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一
第一是没理由拒绝,虽说此前庄渊答应了封赏他们,但说实话并没有走正式的官方流程。
自古以来,别说分封了,哪怕是皇帝赏赐你官位,你不也得当面谢主隆恩?
因此前往寿春领封赏,这事本来就很正常,相反庄渊如果不邀请这些起义军首领前往寿春,这些人还会担心庄渊后悔食言呢。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大家认为庄渊不敢食言,对他们这么多人动什么手脚。
庄渊此前的檄文可是天下皆知,要是干出什么背信弃义的事,对楚国和自身的名誉损失太大了。哪怕庄渊得了失心疯,在寿春对他们动手,也不可能解决问题啊,要知道他们的兵马都在各自的地盘上待着呢。
就算杀了头头,这些各地的起义军就会听话了?
笑话!
到时候恐怕只会迎来更加剧烈的分裂和动乱,而且从今往后,楚国朝廷的话绝不会再有人信了,局势将彻底崩盘。
所以,从这两点来考虑,各路起义军首领们,都不会认为此行前往寿春会有什么危险。
第一是流程正常,第二是庄渊这么一个名满天下的智者,绝不会行莽夫之事。
这也是为什么,庄渊的信前脚刚到,各路起义军首领们后脚就基本陆续动身了的原因。
在这件事上,没有遇到任何阻碍,进行的非常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