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家师鬼谷子,人在秦时纵横天下> 第156章 荀子:此乃圣人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6章 荀子:此乃圣人言(1 / 3)

“可你走了之后,我们母子怎么办?”

过了许久,倡后有些哀怨的开口,“这朝中上下,谁会把我们孤儿真母的当回事呢……”

庄渊睁开眼,笑道:“你放心,我走之后,你先安抚王室,朝中之事可以让御史大夫冒顿处理,而且到时候我会呈上一份「治国疏’,你不知道干什么,就跟着上面说的做就行。”

“你这是都准备好了?”倡后抿了抿嘴。

“我虽然走了,但朝中上下也安排了不少人,你不会失了依靠的。”

“好吧……”

七月,天气依旧炎热。

赵国的斗争也已经由明转暗,看起来至少不那么激烈了。

虽然各种流言蜚语依旧在传,但庄渊推行的事,倒是在铁血的手腕下,坚持了下来。

别管流言如何,不少老百姓确实分到了田,减轻了赋税,粮价可得到了控制,有灾之地也得到了治理。当然了,短短一月,若说能处理完善,根治顽疾那是不可能的。

但从初见成效这一点来说,倒是没有问题,老百姓至少看起来有那么点希望了。

就像一个人常年脖子被绳子勒着,有一天绳子松了些,好歹就不用那么痛苦,即便绳子还在,但呼吸多少顺畅了些。

和商鞅一样,大家见对付不了庄渊,也就没头铁继续硬碰硬了。

死的鸡够多了,猴子自然不会傻乎乎乱跳。

但这不代表猴子听话,若是一个不小心,猴子还是会跳起来挠人的。

局势从激烈走向了持恒,赵国的权贵们已经做好了长久斗争的准备。

然而,七月半一则消息,却如同地震一样,将所有人砸了个头晕眼花。

朝会之上,庄渊先是忽然推举李牧为相国,随后又达成了和燕国的谈判,两国暂时休止兵戈。之后,庄渊向倡后和储君呈上了一份《治国疏》,并当百官之面还印辞官。

当朝直言:

【臣本布衣寒剑,昔随武安君荡平匈奴,非臣之能,实先王明烛万里,将士奋力效死耳。先王赐臣上卿之位,封广平之邑,恩深如海,臣虽粉骨碎身,岂足报万一?】

【奸佞郭开,弑君祸国,社稷倾颓;臣率忠义之师,诛逆党于宫中,血染甲胄。当是时也,宫阙无主,百姓惶惶。臣暂摄国政,效周公吐哺,分荒田于鳏寡,抑米价于饥岁,汰冗吏以肃纲纪。然此非常之权,实履薄冰于深渊,日夜惕厉,恐负先王泉下之目……】

【今臣有三罪,泣告天听:】

【其一,裂土分田,开罪宗室;赵地膏腴,本归贵胄,臣强令均授黔首,致豪族切齿,谤议盈朝。虽仓廪实而民心附,然祖宗旧制崩于此手,臣之僭越,万死难赎!】

【其二,峻法绳吏,结怨公卿。贪蠹如虺,噬民膏血;臣持律如铁,诛墨吏,罢庸官。然雷霆之下,必有冤抑;刀笔之酷,恐伤国脉。廊庙之上,视臣如仇雠矣!】

【其三,独揽枢机,久专大政。本欲待百司补阙即还鼎于朝,然柄权在握,渐成跋扈之嫌。太后垂帘而臣执戟,储君束发而臣决谋,纵无二心,已犯人臣大忌!】

【今赖太后慈睿,储君聪颖,六官各司其职,九鼎重归其位……】

【伏惟太后、太子:念臣犬马微劳,恕臣刚愎之过;哀臣蓬蒿本志,许臣骸骨归野。】

一番言辞说完,庄渊当场涕泪横流,对赵王殡宫方向伏地跪拜,长呼:

“先王啊!臣终不负王恩,今完璧还赵矣!”

朝堂之上百官震惊,太后闻声落泪,出言挽留,但最终庄渊还是没有答应。

离宫之前,庄渊前往殡宫,拜别先王,感先王知遇之恩。

此事一出,朝野上下尽皆震动。

然而,大家还是不敢相信庄渊会辞官,甚至有人猜测,这会不会是以退为进的把戏。

先从朝堂之上退出,平息舆论,麻痹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