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氏瞥了眼,没看出这饼有什么特别,但还是无奈问道:“姑娘,能把这块饼给我吗?”
她微微示意,身旁的婢女已经了然,递过去一个小荷包。
看这位夫人衣着虽然素淡,但用料都好。
该不会,就是林巧说的那位夫人吧?
莫玲珑心里微动,推回荷包,将饼碟递给贵妇身旁的婢女:“只是一块饼而已。我刚问这位嬷嬷孩子多大,是因为这饼用了猪油和青葱,若是孩子太小,脾胃不好消化。”
最严重的是过敏,但显然这会儿没这概念。
“那我就不客气了。”范氏见她虽然穿着朴素,但落落大方,心有好感,也便坦然,“难为你一个姑娘家这么细心,瑞儿两岁,猪油做的点心和青葱一贯都吃得。”
孩子一把抓起饼,瞪着溜圆的眼睛一口咬下。
几人看着孩子短短的眉毛弯起,一双本就黑葡萄样的眼睛一下子点亮,啃的速度也跟着加快,口水滴落都不让人擦——显然是喜欢极了。
范氏松了口气,觉得眼前的姑娘越发顺眼:“不瞒姑娘,他近几日胃口欠奉,像这样吃东西,真是……好久没有了。”
莫玲珑也欣慰。
作为厨子,最高兴的事就是手艺得赏识。
这样短缺原料配出来的方子,也如此捧场,还是个不会说话,只会一味嗷嗷吃的孩子。
她一高兴,回房把带来的饼干匀出一小半,用干净的碟子盛了拿给范氏的婢女。
上辈子,她经常干这种事。
“既然小公子喜欢,那就多拿点!”
范氏硬要给银子,莫玲珑推拒不过,只好说:“这是我自己做的,真没花什么钱。”
李嬷嬷怀里的孩子像是也要帮她一样,一脸馋相,张牙舞爪地往婢女怀里的饼扑过来。
范氏皱眉,嫌推来推去难看,摆手让人收回:“这多不好意思。”
她看着莫玲珑明朗的笑容,心里一动,“姑娘家里经营饭馆吗,叫什么?改日去捧场。”
这可以有。
莫玲珑笑容真诚:“玲珑小馆。”
她很喜欢自己的名字。
她爸没有文化,听奶奶说这名字是他实在没办法翻字典取的——觉得女孩儿叫玲珑,显得机灵。
后来,这份机灵劲没体现在其他地方,倒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动手能力上。
也算是符合了期待。
范氏记下了她的名字,表示自己一定找机会去拜访用饭。
莫玲珑真心谢她赏识,和这份帮衬生意的态度,便福了福身:“谢过夫人,饭馆还在翻修,许要半年才得开张呢。”
原身为了做好官夫人,这些社交礼仪学了三年。
如今做起来,倒也像模像样。
虽然饭馆还没影,但宣传不嫌早。
再说这位夫人此行去的是上京,也不会那么快把消息传回金安。
甚至有这半年作为等待期,到时候店真开了,才叫“千呼万唤始出来”呢。
笑眯眯目送主仆母子一行人去观景甲板,莫玲珑转身回了房。
隔壁的房门这时打开,从里出来个年轻小厮,手里捧着茶壶。
青翠认出人,低声在范氏耳边小声说了句:“夫人,你瞧那是巡按使贺郎君的小厮。”
也不知为何,自家夫君对这位贺琛深为赏识。
虽然看他样貌得体,听闻春闱提出的观点震撼人心,令人难忘。
但……毕竟只是个刚入官场,没甚根基的年轻人。
范氏看不明白官场上的事。
但身为沈府尹的夫人,知道他在同一艘船上,总要有所表示。
万一如自家夫君说的,此子将来有大作为。
她作为沈家主母,自当为夫君打点这些人情往来。
于是沉吟片刻,让婢女去房里取点茶叶果点送去。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