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赐号(2 / 3)

闻禹抑洪水以安九州,周公导川渎而利万姓。今工部侍郎、永安侯程文遂,督造石闸十有二座,开渠三百余里,使榆州州七县万民得以生息。又持圣谕治疫有功,德被生民。特赐:金五十镒、内造云锦五十匹、御书“安澜柱石”匾额……”

延秀读到此处顿了顿,转而望向程时玥:

“其女程氏时玥,幼习诗礼,长通经史。面陈谏朕,朕嘉其忠直。兹赐号“宝珠”,赏永业田5倾 ,受县君封——”

程挚听到此处一愣。

却听延秀嬷嬷继续念道:

“於戏!河清海晏,实赖股肱之良;玉润珠辉,乃见门庭之训。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程挚还跪在地上,直到延秀嬷嬷又唤了句“侯爷”,才如梦初醒般接下了旨。

“原来程家这次女竟真受了圣上赏赐,怪不得如此珍重此物,不肯相让。”

“没想到她为人竟如此低调,要是我得了赏,早就跟人说了个遍。”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集在程时玥身上,这一次却多是嫉羡与赞赏。

文夫人微叹了口气,悠悠对程挚道:“小女文鸢同在宫中当差,她曾与我说过,侯爷家的二姑娘办事细致有条理,很是得殿下器重。如今又得封赏,看来得御赐一事果然不假。侯爷英明一世,还望莫要被先入为主啊……”

程挚理清楚前因后果,心中有些悔不当初,却也只好叹了一声:“丞相夫人明鉴,倒是在下愚钝了。”

见沈氏在旁边一声不吭,肖氏便也阴阳道:“到底是有人挑唆,教侯爷受了蒙蔽,这本就是女孩子家家间的一件小事,偏有人不嫌事大。”

程时姝替母还嘴:“你如今倒是会马后炮,先前哪去了?还不是跟着看热闹。”

肖氏本就心里有气,如今又被话噎到,只好笑着道:“王妃说的哪里话,方才妾身不是正左右为难么,这两边都是亲戚,妾身替谁说话都是不对。”

转过头又对肖云月道:“哎,云月呀,这御赐的东西哪能说买呢?县君方才怕是护宝心切,才不当心推了你,当然,你事先也并不知道这是御赐之物,此事都是误会,说开了便好。”

说罢看向哥哥肖全。

肖全得了台阶,自然顺着坡下:“看来还真是误会一场,侯爷,这……”

“误会误会,都是误会。”程挚也连忙顺坡下驴,“诸位也看到了,我永安侯府门风清正,断无偷盗欺辱之辈。”

如今明眼人都知道事情有了反转,肖家女儿欲强买御赐之物在先,是先不讲理的一方。

“我听说,这肖氏女之前在东宫,便和县君生过龃龉。”

“哦?此事若是当真,那这次肖氏女恐怕是蓄意报复。”

“可不是么,我那小女亦在宫中当差,听闻是因着县君撞见肖家女干了喂狗的差事,肖家女觉得失了面子,便将人一顿羞辱。”

文夫人叹了口气,世人皆是墙头草,惯会根据风向改变态度。

肖全自知女儿又惹了祸,又见这么多同僚都在,暗地的闲言碎语,将他的女儿和程挚的女儿说得一个地下一个天上的,两相对比,叫他脸都丢尽。

他窝了一肚子火,只想早些回府,狠狠整治女儿言行。

于是便客套了几句,匆匆带着儿女们离了席。

那些先头起哄拱火、想要看侯府热闹之人,也都陆续寻了借口,灰溜溜地走了。

“恭喜侯爷双喜临门,”延秀嬷嬷在御前二十几年,是个眼观六路的人儿,伸手接过大丫鬟奉上的茶水后,便问道,“奴婢方才听了几句风言风语,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这……”程挚与沈氏对视一眼,道,“小事,小事,都是些误会。”

延秀嬷嬷听他这般遮掩,便只“嗯”了一声,不再多问,只安静喝茶。

“嬷嬷此行辛苦,这是一些茶钱,还请笑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