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部落进行外迁,如此数年河陇可定,届时再图西域,那还不是易如反掌。”
文武百官顿时议论纷纷。
宰相崔祐甫罕见出来表示反对,他慷慨陈词说道:“陛下,如若放任吐蕃吞并安西都护府,恐其坐大之后,到时候再想收复那就难矣,这吐谷浑故地就是最好例子。”
以刘晏为首这帮文人宰相很少在对外战争上发表意见,崔祐甫这般强硬态度让人感到非常意外,就连姜天骄也是颇为惊讶。
阿史那承庆对此摇头反驳道:“崔仆射此言差矣,哪怕吐蕃得到安西都护府那也问题不大,究其原因在于其国本是在雪域高原,若得安西都护府,那势必就要分兵把守,时间一长,国力自疲。”崔祐甫还不忘记提醒道:“司徒,你可不忘记了,这龟兹镇尚在西域唐军手上,要是西域唐军跟吐蕃进行勾结,那你说又该怎么办?”
阿史那承庆不禁嗤笑道:“这西域唐军怎么可能跟吐蕃勾结,眼下龟兹镇已成孤地,又是夹在夏蕃两国之间,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吐蕃怎么可能会与其合作?”
姜天骄听得频频点头,他原本是有意发兵西征,经由阿史那承庆这番分析,突然觉得安西都护府好像也不用那么着急收复。
“司徒所言极是!”
姜天骄明显更加赞同阿史那承庆的意见,他脸上露出淡淡笑容说道:“安西都护府对我大夏来说确实重要,然而河陇诸郡明显更急,朕决定暂不西征,而是集中钱财经营河陇地区。”
“传朕旨意,即刻拟定移民实边之策,鼓励百姓迁往河陇诸郡,朝廷给予田地、种子、耕牛,同时逐步迁走河陇地区的胡人部落,抗拒者坚决镇压。”
刘晏见到姜天骄要开始把河陇地区的胡人部落迁走,他一脸严肃说道:“陛下,按照朝廷事先打算,河陇诸郡的胡人番民,是要分批迁徙至漠南草原的单于都护府。”
“漠南草原的单于都护府,水草明显比不上河陇诸郡,很多部落非常抵触不愿迁徙,再加上这里面有很多回纥遗民和吐蕃奴户,他们心中怨气可想而知,微臣不相信他们会这么老实。”
姜天骄沉默片刻开口问道:“尚书令,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刘晏腹中已有对策,他一脸正色说道:“陛下,青海都督仆固名臣曾经多次上奏朝廷,希望陛下能够把河陇诸郡的回纥遗民和吐蕃奴户迁徙至青海都督府,这样他才有足够兵力抵抗吐蕃大军,才能更好作为大夏篱藩,拱卫河陇西陲。”
“既然仆固名臣三番五次上奏请求,陛下何不答应他,干脆就把回纥遗民和吐蕃奴户迁徙至青海都督府,如此倒也可以就近安排。”
阿史那承庆曾经在这件事情上表示反对,他认为要是把回纥遗民和吐蕃奴户迁徙到青海都督府,那么仆固名臣与论惟贤两人将会如虎添翼。
姜天骄同样不想让仆固名臣与论惟贤两人变得太强,因此这才没有答应把回纥遗民和吐蕃奴户迁徙到青海都督府,这件事情也就这样搁置下来。
现在刘晏再次旧事重提,他觉得把回纥遗民和吐蕃奴户迁徙到单于都护府,这仍然会为大夏社稷埋伏祸根,究其原因在于这帮胡人番民对于大夏怀有仇恨之心。
当初吐蕃攻占陇右诸郡以后,还专门从国内迁来大量奴户,因此陇右诸郡才有这么多吐蕃奴户,其民主要来自象雄、苏毗、吐谷浑、党项等部。
这些吐蕃奴户对于中原文化完全没有认同感,再加上还有南迁到河西走廊的回纥遗民,他们跟大夏朝廷属于不共戴天的敌对关系,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处理不好日后必定爆发更大冲突。
姜天骄逐渐意识到把回纥遗民和吐蕃奴户迁徙到单于都护府,这就相当于是把祸患转移到漠南草原,明显不是什么好办法。
可要是按照刘晏这意思,以大夏朝廷的名义答应仆固名臣,直接把回纥遗民和吐蕃奴户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