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刘府。
刘晏在书房中招待阿史那承庆,他略微佩服说道:“司徒,还是你有办法啊,你这招以退为进真可谓是高明,这样正好可以麻痹所有功臣。”
“尚书令,你以为我跟随光烈皇帝这么多年是吃干饭的吗?虽然我强烈反对封爵分土,但是既然陛下圣意已决,那我这做臣子只能勉为其难去照办。”
阿史那承庆脸上露出得意笑容,他嘴里所说光烈皇帝就是代指安禄山。
历史上这个谥号是史思明追封,而今变成姜天骄为安禄山补上谥号。
严庄、高尚、阿史那承庆作为安禄山三大谋士,自然都是有两把刷子。
只是严庄和高尚总想着留条后路,不像阿史那承庆这般放手一搏。
刘晏生性廉洁正直秉公办事,他实在不想干这倾轧之事,随即一脸迟疑说道:“司徒,你说陛下他知不知道自开元年间以后,规定封家不得直接在食邑封地收取赋税,均由朝廷收取并转运入京,再把封户缴纳的租调划归封家?”
阿史那承庆摇了摇头微笑道:“我敢保证陛下肯定不知道这件事情,他若知道就不会想着封爵分土,各路节帅和功臣们更不会做梦想着永享膏腴之利。”
“燕主在位期间从来没有赐予臣子食邑,哪怕是光烈皇帝在世,大唐朝廷册封他为东平郡王,同样也没封赏过任何食邑。”
“若非燕主禅让退位自降为燕王,陛下按照二王三恪的古制待遇,赐予他食邑两万户,诏令让我全权负责,我也不知道李林甫在开元二十五年完成《开元令》的最终修订。”
“《开元令》明确记载封户以三丁为限,封家只能选择三丁或三丁以下作为封户,同时要求租调入封家而庸入国。”
“陛下让我给燕王挑选两万户食邑,我亲自给他选在西京长安。封户租调是在每年秋后征收,封家实际领取时间通常是在转运完成后的秋冬季节。”
“按照《开元令》明文规定,封家连派个人去收租子的权力都没资格,其征收、转运、给付之权尽在朝廷有司。”
“封家拥有的只是等待朝廷层层审批后拨付下来的封地租调,实际上跟陛下所赏赐的金银财帛也没多大区别。”
“那些功臣武将绝对不知道依照《开元令》律令条例,陛下封爵分土实乃朝廷岁赐之禄米钱帛,毕竞这些文书主要放在政事堂、刑部、史馆这三个地方,以金匮石室形式密封保存。”
“我也不担心功臣武将会狗急跳墙,李唐覆灭天下一统,又有哪个不知死活的人还敢想着造反?”“反之陛下也是没有食言,他确实按照承诺封爵分土,只是并非功臣武将所想象那般美好而已。”“大令公和萧侍中只怕是要吃苦头,他们越是卖力吆喝封爵分土,这日后所受到反噬就会越大。”“谁让他们掌管着中书省和门下省,所有诏书可都是他们起草发布,尚书省执行起来有所偏差,总不能怪到我们身上吧?”
阿史那承庆非常清楚有些事情,姜天骄既不能说也不能做,只有臣子跟他打配合才能完成。只要姜天骄不想损害大夏朝廷的财赋之根,那他肯定能够明白阿史那承庆的良苦用心。
大部分人不知道《开元令》的律令条例并不稀奇。
《开元令》成令文二十七篇,共有三十卷,一千五百四十六条律令,谁会没事去看这玩意。本来阿史那承庆是强烈反对封爵分土,直到他翻阅到《开元令》的律令条例,这才意识到能够通过《开元令》保住大夏朝廷的财赋之根。
刘晏见到阿史那承庆算计到这么远,他沉默片刻问道:“司徒,我等如此处心积虑利用《开元令》,是不是要跟陛下通知一声?”
“至少陛下是真心要封爵分土收拢人心,他还要借此收回安守忠、安太清、安思义、田乾真、蔡希德、牛廷阶等人手中兵权。”
阿史那承庆不置可否反问道:“莫非尚书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