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235章 勋官和爵位的泛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5章 勋官和爵位的泛滥(2 / 2)

由于姜天骄完全继承安庆绪的大燕江山,所以他不仅需要面对勋官泛滥,还有就是文武百官爵位过高的问题。

萧日越刚刚禀报完后。

大宏临紧随其后说道:“陛下,前朝遍封功臣为王,王爵和公爵之多闻所未闻,这根本无法代表身份尊卑,更无法体现谁的功劳更大。”

“微臣认为应该根据功劳大小重新册封爵位,按照爵位高低赐予封邑或者食邑,如此才能彰显功臣们的高贵地位。”

这话一出,文武百官窃窃私语交头接耳。

姜天骄对此深以为然说道:“大令公此言甚是,爵位原本是指诸侯获封的等级,奈何自隋唐以来封爵者虽有食邑,但往往都是虚封而已,唯加实封者才能享有封地租税或者俸禄。”

大唐建国以来便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食封制度。

这种食封制度总共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实封,接受封赏的对象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食邑一千户就是真给一千户的租税或者俸禄。

第二种类型是虚封,接受封赏的对象无法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食邑一千户不是真给一千户的租税或者俸禄,仅仅只存在于名义上,而没有实际的权利和利益。

就以盛唐时期哥舒翰为例,他是大唐朝廷所册封的西平郡王,李隆基在天宝十二载和天宝十三载分别给他实封食邑三百户,两次相加便是食邑六百户。

换而言之,哥舒翰这个西平郡王仅仅只有食邑六百户而已,而这还是折算成俸禄,明显跟王爵地位匹配不上。

历史上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以后,唐肃宗李亨封他为司徒,晋爵代国公,加食邑一千户,而这并非像是哥舒翰那般实封,仅存在于名义上的虚封。

从经济利益这一层面上来看,虚封不会发生任何情况的改变,大唐朝廷也不需要为此付出任何成本,真可谓是一举两得,所付出代价无非也是爵位泛滥而已。

例如火拔归仁在大唐朝廷明明是燕山郡王,可他自己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谈论这封号,说出去他都觉得丢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