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你是来自赵郡李氏的名门子弟?”
李观非常坦诚承认下来:“本使确实属于赵郡李氏的名门子弟,然而家族已迁居洛阳数代,直到近年来又重新迁居回去家族故地。”
“这伪燕笼络人心的手段可真行啊!”
李抱真情不自禁讽刺道。
李观不冷不淡说道:“不知两位将军何许人也,这城中之事你们能做得了主吗?”
“当然可以!”
李晟立刻把话题接下来,他就担心李抱真把事情搞砸,于是慈眉善目微笑道:“在下李晟,字良器,先父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李钦。”
紧接着,李晟指着李抱真说道:“这位李抱真原名安抱真,字太玄,他是右骁卫大将军安兴贵的后代子孙。”
李观猛然意识到这两个人都是将门弟子,他顿时觉得压力山大起来。
“还请燕使入座吧!”
李晟和蔼可亲招呼着李观入席而坐。
李抱真自然知道李晟这是要跟李观周旋到底,这样才能为伤兵们争取到更多时间,他也不敢再胡乱说话,以免让对方察觉到哪里不对劲。
李观入座后对着李晟劝说道:“良器,赵郡李氏和陇西李氏本质上都是一家人,你我两大望族皆是同一始祖,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你们何必再去给大唐陪葬呢?”
“若是天命还在大唐身上,大唐三京岂会沦陷?江山社稷岂会易手?长安岂会屡屡不克?”“正是因为天命不再照耀大唐,所以大唐朝廷才会屡战屡败,丧师辱国丢城失地,难道天下大势你还看不明白吗?”
李晟故意表现出模棱两可的态度,他挤出难看笑容说道:“燕使这话不是没有道理,可是我等将士食君之禄,那就应该行忠君之事,岂可因贪生怕死而投降?”
“非也!”
李观还以为李晟是可以争取的人,他慷慨陈词说道:“将士们乃是食民之禄而非食君之禄,民才是国家之根本,你我身上所穿衣服和所食之物,哪样东西不是从黎民百姓征收而来?这跟大唐天子又有什么关系?”
“食民之禄那就应该忠民之事,而不是去愚昧效忠大唐天子。这大唐天子要是个明君也就罢了,可他偏偏又是个昏君,一日杀三子在前,强纳儿媳为妃在后,以身作则败坏伦常,压根没有伦理道德的礼教约束,这种昏君岂可效忠?”
李晟面色不悦怒斥道:“燕使,太上皇已经不理朝政,当今陛下是个仁德之君,莫非天下百姓还有什么不满吗?”
“啊哈哈哈!!!”
李观情不自禁仰天大笑,他一脸不屑质问道:“仅仅退位太上皇就完了吗?如此就能让天下百姓恢复到以往太平盛世了吗?数以千万的人就这样白死了吗?”
“莫非你忘记隋炀帝的下场了吗?他是怎么把大隋天下给毁掉的?这是要用性命来偿还的血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