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河西道和陇右道,这局势难道会比蜀汉更差吗?”
“眼下大唐朝廷只需内修政理,积攒粮草军械,待到姜天骄篡位夺权,伪燕内部人心不稳之时,则命大将率巴蜀之众北伐汉中,视情况而出秦川,届时关中百姓必定笔食壶浆。”
李隆基听到李泌这般慷慨激昂的言辞,他老脸欣慰说道:“是啊,当年诸葛丞相以巴蜀一隅之地就敢北伐曹魏,大唐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既然要择大将率巴蜀之众北伐汉中,最好还是选个老成持重的将领,比如郭子仪就是适合人选,不知皇帝意下如何?”
李隆基在替郭子仪求情,希望李亨能够让他挂帅出征。
李亨自然知道郭子仪是个适合人选,可也不敢轻易赋予他兵权。
李隆基自然能够看得出李亨在忌惮什么,他语重心长劝谏道:“皇帝,郭子仪对大唐朝廷忠心耿耿,他绝对不会是第二个司马懿。”
“若是皇帝实在放心不下,大可收复长安后再解除他的兵权,这样也能让郭子仪功成身退,还不用担心出现尾大不掉的局势。”
李亨听到李隆基把话说到这份上,他只能勉为其难说道:“既然父皇都给郭将军作保,那朕就把这北伐重任交给他。”
因为李亨已经跑到巴蜀之地,身边实在没什么大将可用,所以他只能重新启用郭子仪。
李隆基见到李亨总算赋予郭子仪兵权,他老脸上露出淡淡笑容。
郭子仪接到圣旨后再次走马上任,他率领五万唐军进驻普安郡,屯兵在剑门关以南跟安守忠进行对峙。安守忠听闻大唐朝廷重启郭子仪,他赶紧派人把消息告诉姜天骄,请求他给自己增派兵马。换做别人安守忠根本没放在眼里,唯独郭子仪是他所畏惧的对手。
郭子仪和安守忠两人交战多次互有胜败,双方都不敢保证能够击败对方。
安守忠确实忌惮郭子仪。
郭子仪何尝又不是忌惮于安守忠。
李亨在生死存亡时刻启用郭子仪挂帅出征,足以说明他还没彻底昏了头。
虽然李亨担心郭子仪会变成第二个司马懿,但是面对驻守在汉中郡的安守忠,他也只能把北伐重任托付给郭子仪。
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
要是郭子仪都没办法击败安守忠夺取汉中郡,那么大唐社稷可就真的无药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