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190章 府兵制和募兵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0章 府兵制和募兵制(1 / 2)

洛阳城,夏王府。

姜天骄抽出时间在王府陪伴家人,他暂时把朝廷政务托付给阿史那承庆、刘晏、大宏临三人,放假好好休息几天。

安璇玑亲自给姜天骄捶肩放松,她轻启朱唇说道:“夫君,阿史那承庆说得有理,如今您已经是大燕朝廷的摄政王,用不着再像以前那样事必躬亲。”

“一个人的精力始终是有限的,无论是谁都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这样反而还很容易顾此失彼。”姜天骄干脆把安璇玑搂在怀里,他摇了摇头说道:“娘子,你以为我想事必躬亲吗?”

“主要是我不想把淮南道、江西东道、江南西道这些地方交给任何节度使,不然的话,大可写信招降邓景山。”

“刘晏和邓景山素来交情不错,他就曾经让我招降邓景山,希望以他为淮南节度使。”

“若非我想要独吞淮南道、江西东道、江南西道,早就同意刘晏之请,遣使前去接触邓景山。”安璇玑臻首微低睫毛轻颤,凤目流转若有所思,她略微不解问道:“夫君,您都舍得把西京长安让给田乾真,为何舍不得把淮南道、江西东道、江南西道交给各路节帅呢?”

“哎呀,你实在不懂啊!”

姜天骄语重心长说道:“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设立节度使,你也不知道节度使的权力究竞有多大,且听我把话给你娓娓道来。”

“大唐建国之初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府兵们平时务农,农闲习武操练,战时出征。”

“只有天子下诏和兵部颁令,朝廷将领才有权统率军队,否则即使是十二卫大将军也无权调动府兵。”“后来唐高宗李治即位以来,府兵制逐渐瓦解分崩离析,府兵厌战情绪日益蔓延。”

“究其原因在于天下人口急剧增长,土地不敷分配,豪强大户兼并之风日益猖獗,导致大量府兵无地可耕,只好逃户四处流亡。”

“武周期间,府兵逃户现象越发严重,甚至发展到天下户口逃亡过半的地步,战事吃紧必然出现无兵可征的局面。”

安璇玑懵懵懂懂追问道:“夫君,那到底什么是府兵制啊?”

姜天骄只能继续解释道:“府兵制起源于西魏,完善于北周,这是宇文泰创立的兵役制度,隋唐两朝都有沿用。”

“府兵制属于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兵役制度,朝廷会给所有符合条件的民众分发田地,农民受田为国家当兵成为府兵。”

“按照府兵制规定,府兵农闲接受军事训练,战时奉调出征,武器装备乃至粮草战马都要自备,每年还须轮番宿卫京师,并且派到边疆戍守。”

“显而易见,府兵制最大好处就是朝廷再也不用养兵,武器装备乃至粮草战马都要府兵自备,可以省去一大笔军费开支。”

安璇玑顿时觉得十分荒唐,她情不自禁嗤笑道:“府兵固然减轻朝廷的财政负担,然而士兵为朝廷打仗还要花自己的钱?怎么可能会有这么离谱的兵役制度?”

姜天骄郑重其事说道:“这种事情确实无异于天方夜谭,可在以前却是天经地义,也是实行将近两百年的兵役制度。”

“大唐初期社会稳定,兵役制度比较健全,府兵们虽然负担较重,但是他们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分配到足够田地,个人还可免除租庸调。”

“府兵无论是出征还是宿卫,都有严格的制度保障,兵役结束便可回家务农,因此还可以勉励维持下去“大唐朝廷为了保证拥有足够田地分给府兵,规定男丁十八岁就会分给一百亩田地,有二十亩地为“永业田’,这二十亩永业田属于私人所有;另外八十亩地为“口分田’,这八十亩口分田属于朝廷所有,六十岁后必须还回去。”

安璇玑嘴角勾勒起绝美的弧度,她挑着黛眉讥笑道:“达官显贵能够通过贿赂官吏,从而不用归还八十亩口分田,反观穷人不仅需要按时归还,而且以后再也分不到任何田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