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看到李亨正在设宴款待西域诸将,他只能暂时把浑城败报压下。
这场宴会真可谓是群贤毕至,其中不乏有西域诸国的君王和王族,例如于阗国王尉迟胜、龟兹王弟白孝德。
李亨对着西域诸将发表一番感人肺腑的演讲:“诸位爱卿,安贼在范阳郡起兵造反祸乱天下,大唐三京尽数落入贼手,天下百姓无不盼望王师收复失地。”
“然而逆贼太过猖獗,官兵频频丢城失地,致使百姓举头见日,迟迟不见王师东进讨贼。”于阗王尉迟胜看见大唐已有累卵之危,他悲愤交加说道:“陛下,只要于阗国还有一个男人,微臣必定率领他们为国讨贼,不死不休,直至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李亨实在没想到于阗王尉迟胜如此效忠大唐,他痛哭流涕感激道:“爱卿,朕代表大唐百姓感谢你!”西域诸国对于大唐朝廷确实是忠心耿耿,能够做到不远万里前来勤王,其心可鉴日月。
这场宴会持续到傍晚。
随着西域诸将纷纷离席之后,李泌这才走过来对着李亨低声说道:“陛下,浑琥和叶护太子退守顺化郡,眼下他们已经跟王思礼合兵一处。”
“哎!”
李亨顿时唉声叹气说道:“本以为能够离间火拔归仁和姜天骄,让这二贼去自相残杀,这样大唐有个喘息之机,没想到姜天骄竟然如此信任火拔归仁!”
“微臣无能,还请陛下降罪!”
李泌脸上露出羞愧之色。
李亨摇了摇头叹息道:“先生,这不是你的错,朕又怎么可能降罪于你?只是朕有些想不明白,姜天骄和安守忠为何会投靠到安禄山麾下?”
“陛下,您可记得李林甫吗?”
李泌若有所指反问道。
“李林甫!”
李亨听到这名字便气得咬牙切齿,他攥紧拳头低声怒吼:“朕怎么可能不记得他,朕到死也不会忘记他!”
“安禄山麾下能够齐聚这么多猛将,多半就是这狗东西害得。若是有朝一日朕能够收复长安,势必要挖掘他的坟墓,砸碎骨骸,扬弃骨灰,方解朕的心头之恨。”
昔日李隆基下诏天下士子前来长安应试,只要有一技之长皆可面见皇帝直达天听。
各地士子欣喜若狂纷纷自费奔向长安城,众多士子中就有杜甫这个诗圣,其中不乏有很多卧虎藏龙之辈。
结果奸相李林甫以野无遗贤为借口,直接把所有士子全部淘汰,导致这场考试沦为笑话。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李林甫把这情况告知李隆基的时候,他居然拍手叫好十分欣慰,光明正大把这野无遗贤的理由公布天下。
野无遗贤。
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话就是在告诉天下所有的人,民间没有遗弃的贤才,你没考上是你没有能力,有能力的人早在大唐朝廷里面。
这对天下士子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虽然大家见过侮辱人的,但是从没见到这么侮辱人的。
其中杜甫遭受到巨大打击,毫不例外跟着落选,他眼见科举之路无法走通,只能结交权贵奔走献赋。直到天宝十载的时候,杜甫献上《三大礼赋》而得到李隆基的赏识,这才给他一个候选官吏的资格。在安史之乱爆发前的天宝十四载,杜甫入仕授予官职,先后在长安待了十年这才混个官位。杜甫花费十年时间才有个官职能够糊口养家,他立刻返回老家奉先县,准备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里人。不曾想到杜甫刚刚回到家里,他在家门口就听到妻子杨氏的哭声,小儿子竟因家中无粮可吃而活活饿死。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句诗词诠释着杜甫的心情。
然而杜甫仅仅只是天下士子的缩影,像他这样郁郁不得志的人如同过江之鲫,最后没办法只能跑到节度使们的幕府任职,其中不乏有投身军旅去卖命。
李泌听闻李亨收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