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二载,四月十二。
京兆府,长安城。
安守忠接到郭子仪大军即将要返回凤翔郡,他立刻召集诸将商讨对策。
“节帅,我军满打满算只有一万五千人,无论如何都要留下一万军队驻守在长安城,因此最多只能出动五千骑兵而已。”
安太清率先站出来说话。
安守忠自信满满说道:“就算五千骑兵那也绰绰有余,反正郭子仪那边只有两三万人,军队中又是多以步兵为主。”
“郭子仪大军正准备要回师凤翔郡,那他必然会经过京兆府三原县,而这地方正好可以伏击唐军。”李归仁毛遂自荐主动请缨,他豪气万丈说道:“节帅,我曾经在朔方军中待过,对于唐军知根知底,若是由我带兵截杀郭子仪,必定能够将其重创。”
“好,那就拜托李将军!”
安守忠觉得李归仁确实最合适,他直接把这伏击任务交给对方。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重创朔方军,安守忠抽调一千重甲骑兵交给李归仁。
李归仁带着五千燕军骑兵连夜赶往三原县设伏,他还不知道自己这是在向鬼门关迈进。
因为郭子仪早就知道三原县是个埋伏的好地方,所以他派遣仆固怀恩先行设伏,设下伏兵只等着李归仁前来送死。
仆固怀恩率领六千唐军骑兵提前来到三原县,他胯下战马喷着粗重的白气,鼻翼翕张,鬃毛被汗水和尘土黏成一绺绺,贴在它同样疲惫不堪的脖颈上。
“看来叛军还没到来!”
李若幽气喘吁吁兴奋无比说道。
王仲昇拿着地图摊开在仆固怀恩的面前,他满脸疲惫问道:“仆固将军,你觉得我们应该在哪里设伏呢?”
仆固怀恩脸上肌肉绷紧如岩石,他下颌线咬出凌厉的棱角,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周围的地势,官道在此处被一条浑浊的河流切断,而这条河叫做白渠。
一座年久失修的木石结构拱桥横跨在白渠之上,桥身多处腐朽,勉强维系着大军通行。
桥的北岸地势略高,散落着大量废弃的村落。
桥的南岸地势略低,到处长满三四米高的芦苇。
仆固怀恩指着白渠上的拱桥问道:“这座桥叫什么?”
“留运桥!”
李若幽毫不保留说道。
“这是李归仁的必经之路,那就在这里设伏吧!”
仆固怀恩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他情绪激动大声喊道:“王将军!”
“在!!!”
王仲昇应声出列等候军令,他的身材魁梧面容粗犷,甲胄上满是刀痕,眼神却依旧如草原上的野狼般凶狠。
仆固怀恩当机立断下达命令,他郑重其事说道:“你率领两千将士隐蔽于桥北废村之内,给我死死扼住桥头。叛军过桥未得我号令,纵使刀架脖子上,你也不能擅自出击,违令者杀无赦!”
“是!”
王仲昇抱拳领命之后,他带领两千唐军潜入那片死寂的村落。
仆固怀恩看着王仲昇有条不紊展开部署,他紧接着对李若幽说道:“李将军,你率领两千将士伏于桥南芦苇之中,以芦苇为掩护,人衔枚,马裹蹄!待到叛军尽数过桥,王将军截断其归路之时,你再听我号角杀将而出!”
“是!”
李若幽眼中精光闪烁,他点齐人马悄然潜入那片广袤的芦苇地,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仆固怀恩设好两支伏兵以后,他手上还有两千唐军,随即对着儿子仆固場说道:“你带上一千将士在桥北官道挖上陷马坑,记得要深要宽,伪装务必巧妙,绝不可露半点痕迹。”
“是!”
仆固場毫不废话带兵前往桥北官道,一千唐军争分夺秒挖掘着陷马坑。
仆固怀恩为了避免燕军斥候发现伏击圈,他把剩下一千骑兵散于外围高地和丘陵,以此作为全军之眼,紧盯敌情随时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