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李归仁,他们两人名字皆为李隆基所赐。
献忠。
归仁。
两者意寓不言而喻。
王忠嗣为了能够讨灭掉后突厥汗国,他对于同罗部众礼遇甚重,因此赢得李献忠、李归仁、阿史那从礼等人誓死效命。
后来李献忠、李归仁、阿史那从礼等人跟随王忠嗣讨灭后突厥汗国,同罗部众在此期间收降突厥遗民膨胀扩大,从五千余帐增加到两万余帐,部众牧民数量达到十几万人,控弦之士高达五六万人。自从后突厥汗国灭亡,同罗部众就在关内道的河套地区以放牧为生。
直到哥舒翰为了攻下石堡城,他征调陇右、河西、朔方、河东四镇兵马及同罗骑兵共约六万三千人,同时派遣李献忠和李归仁两人带兵阻击吐蕃援军。
以李献忠和李归仁为代表的同罗骑兵,他们在阻击吐蕃援军中立下赫赫战功,从此开始声名远播。不仅吐蕃人感到胆战心惊,就连安禄山都想将其纳入麾下,同罗部众由此卷入大唐朝廷的斗争之中。安禄山想要吞并同罗部众,他以征讨契丹的名义,请求李隆基调任李献忠为副将。
李献忠自然知道安禄山包藏祸心,于是求助朔方节度留后李晴,希望让他出面拒绝。
李暲害怕得罪安禄山,他断然拒绝李献忠的求助。
李献忠作为突厥降将若是拒绝出征,那么就有抗旨不遵的罪名,他一怒之下干脆叛唐而走,携带十几万同罗部众回到漠北草原。
然而漠北草原已是回纥汗国的地盘,自然不允许突厥王族阿史那氏重新崛起。
十几万同罗部众惨遭各方势力围追堵截,所有部众基本死绝,就连同罗首领李献忠都被押回长安处死,妻女沦为歌奴娼妓任人肆意凌辱。
李归仁所部八千同罗骑兵同样受到回纥汗国的围追堵截,他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派人前去投降安禄山。
安禄山立刻派遣姜天骄出塞诱降同罗部众,而这也是为什么同罗骑兵会有那么强大的战斗力。这八千同罗骑兵皆为百战老兵,所有人都是历经各方势力的围追堵截才存活下来,个个怀揣复仇之火,他们家人全部死于无妄之灾,在国仇家恨的加持之下能不厉害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