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88章 史思明借兵(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8章 史思明借兵(求订阅)(1 / 2)

至德元载,八月二十。

河东道,太原府。

姜天骄亲自坐镇在太原城的节度使府,他采纳王承业的计策,成功劝降雁门、定襄、楼烦三郡太守,使得河东道越来越多的郡县开始归降大燕朝廷。

现在河东道只有一个硬骨头誓死不降,而这个硬骨头就是上党节度使程千里,他对于姜天骄的招降自然是严词拒绝。

姜天骄倒也不着急去解决程千里,他选择先易后难逐个击破。

随着雁门、定襄、楼烦三郡太守主动归降,姜天骄立刻向大燕朝廷举荐王武俊、张孝忠、张忠志三个裨校。

王武俊担任雁门太守。

张孝忠担任定襄太守。

张忠志担任楼烦太守。

由于安禄山身体情况越来越糟糕,他双目失明无法处理政务,所以大权完全掌握在严庄和高尚两人手上严庄和高尚为了能够交好姜天骄,以便在将来留条后路,他们两人自然不会拒绝姜天骄的奏请,凡是他所举荐之人全部批准。

这些地盘都是姜天骄打下来,安禄山也不会多说什么。

虽然高秀岩对于姜天骄把手伸到河东道甚为不满,但他也知道姜天骄乃是安禄山的女婿,在亲疏关系上自己根本无法跟他相提并论。

高秀岩不敢多说什么。

史思明倒是伸手跟姜天骄借兵,他带着长子史朝义来到太原城。

“节师,史思明父子已经快到太原城!”

张光晟走进节度使府跟着姜天骄禀报道。

“好,我知道了!”

姜天骄立刻停止工作,他站起身来微笑道:“光晟,你跟我出去迎接他们吧!”

“遵命!”

张光晟脸上同样露出淡淡微笑。

值得一提,古代“名”和“字”是两回事,它们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

“名”是父母或别人所起,无论是谁人人都有。

“字”是限于有身份的人,一般是在成年之后由老师或长辈所赐,取字目的是为了让别人尊重自己。至于普通百姓出身的人哪有资格取字,大家互相都是直呼其名,毕竟你没跟别人报上自己的字,别人不知道你的字叫什么,可不就是直呼其名。

《旧唐书·李光弼传》忠嗣遇之甚厚,常云:“光弼必居我位。”

由此可见直呼其名是没问题的,顶多就是在姓氏后面加上官职而已。

本来张光晟只是王思礼麾下一员骑兵,他在灵宝之战中把胯下战马让给王思礼。

王思礼骑着战马顺利逃生,而他张光晟成为姜天骄的俘虏。

姜天骄倒是还记得张光晟这位施恩不图报的义士,于是把他带在身边悉心栽培,这来日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将。

张光晟从此投靠在姜天骄帐下。

史思明带着长子史朝义前来太原城。

在他们父子即将踏入太原城之时,姜天骄亲自带人在城门迎接,他一脸豪情万丈微笑道:“史将军真是好久不见,你我别来无恙!”

“节师,您还是这么谦虚啊!”

史思明下马走过来抱拳行礼,他确实没想到姜天骄混得这么好。

姜天骄同样跟着抱拳还礼,他郑重其事说道:“你我何必如此客气,你大可照旧称呼我为天骄!”“啊哈哈哈!”

史思明情不自禁大笑出声:“天骄不就是天之骄子吗?节帅您这姓名取得可真妙啊!”

“史将军真是谬赞啦!”

姜天骄握住史思明的手腕微笑道:“此番你一路风尘远道而来,我已经在节度使府备下薄酒专为你们父子洗尘。”

“那么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啦!”

史思明跟着姜天骄进入太原城。

史朝义跟随在父亲史思明的后面,他看着姜天骄那威风凛凛的模样,内心不由自主叹道:“哎,这人比人的差距怎么就如此之大,难怪安璇玑非他不嫁,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