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正在跟高尚、严庄、阿史那承庆三人商讨接下来的进军方案。
阿史那承庆皱着眉头说道:“陛下,哥舒翰统领二十万唐军龟缩在潼关之内,咱们拿他完全没有任何办法。”
“既然哥舒翰这二十万大军按兵不动,我们不如改变进攻方向,取道叶县进攻南阳郡和襄阳郡,切断江淮地区向西京长安的漕粮供应。”
“只要我军能够把南阳郡和襄阳郡打下来,关中地区将会得不到江淮地区的钱粮布帛,西京长安也就不战而溃。”
虽然关中地区在秦汉时期属于天府之国,但是到了隋唐时期水土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等原因,实际上已经无法做到自给自足。
若是遇上风调雨顺的年份还算可以应付,一旦碰到天灾就会发生粮食危机,只有依靠江淮地区的漕粮粟米才能活下去。
“嗯,这主意非常不错,那就交给武令珣去办。”
安禄山立刻派遣燕军大将武令珣攻取南阳郡和襄阳郡。
李隆基同样清楚南阳郡和襄阳郡的重要性,他在全国各地设立节度使,任命鲁炅为南阳太守兼山南东道节度使。
除此之外,李隆基下令岭南节度使何履光、黔中节度使赵国珍、襄阳节度使徐浩前去支援鲁炅,抽调三镇将士共约五万大军,这些军队不再是什么市井之徒。
鲁炅好歹也是哥舒翰麾下大将,他认为从东京洛阳到南阳郡有一个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这个地方就是临汝郡叶县,此地乃是来往南阳郡的通道,昔日汉光武帝刘秀就是在此打赢昆阳之战。
鲁炅趁着燕军还没前来攻打南阳郡,他率先带兵抢占叶县,并在滍水南岸修筑营寨,构筑防线,深沟高垒以拒之。
其实鲁炅的军事部署完全正确,他认为叛军士气正旺不能出战。
自己完全可以依托滍水进行防御,这道固若金汤的防线足以保护南阳郡和襄阳郡的安全。
最主要的是,鲁炅表面上拥有五万大军,可实际很多将士还在行军路上,他需要时间集结部队。
更何况后续还有其他唐军部队陆续赶到,故而坚守待援才是万无一失。
因为李隆基严令鲁炅保护好南阳郡和襄阳郡,所以他的作战任务从来就不是消灭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