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就不是索贿,而是为了能够逃避战败责任。
“边令诚,传朕旨意,把那两个败军之将给朕斩啦!”
李隆基旋即命令边令诚前往潼关传旨,下诏把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人就地诛杀。
“遵旨!”
边令诚接到旨意连夜前往潼关。
其实封常清死不足惜,你他妈当着皇帝陛下和文武百官面前吹牛逼立军令状,那你不死谁死?
换而言之,高仙芝和封常清完全就是咎由自取,遇到这种情况都能不用军法从事,那么往后唐军将士大可弃城而逃。
毕思琛就是认为洛阳失守必死无疑,故而他才选择投降安禄山换取一线生机。
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人这么简单的道理都看不明白,真是活该有此下场。
边令诚很快拿着圣旨来到潼关,他内心恨透高仙芝和封常清。
本来边令诚作为监军还想多立军功,可是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人捅的篓子实在太大,大到他已经无力再保下去。
为了避免皇帝陛下把火撒到自己,边令诚只能把屎盆子扣在他们两人身上。
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人在军营中遭到斩首示众。
随着李隆基下旨杀掉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人以后,他放出风声想要御驾亲征,此举意在提振士气。
李隆基早已下旨各大藩镇前来勤王,除了必须留守城堡将士以外,朔方、河西、陇右三镇兵马所有能够调动的将士全部赶到长安集合。
只要各大藩镇的勤王之师发起进攻,一切情况都会好起来的。
由于郭子仪带着朔方军正在静边军城展开激战,所以朔方军只有少量兵马前来长安勤王。
勤王大军主要是以河西军和陇右军的八万精兵,另外还有奴刺、颉、跌、朱邪、契苾、浑、蹛林、奚结、沙陀、蓬子、处蜜、吐谷浑、思结等河陇十三部落的两万番兵,合计共有十万大军。
这支勤王大军可不是什么市井之徒所组成,而是来自朔方、河西、陇右三镇精兵。
尤其是河西军和陇右军常年跟吐蕃鏖战,战斗力自然不容小觑,而这也是安禄山最为忌惮的精锐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