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俶巴不得安禄山和杨国忠打起来,这样东宫才能坐收渔翁之利。
太子李亨对此深以为然,他微微点头赞同道:“无论是杨国忠还是安禄山,他们两人都是孤的死敌,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可要好好把握,最好能把他们两人一网打尽。”
虽然李倓不太赞同逼反安禄山,可他又不敢出言顶撞父兄。
李倓作为太子李亨的第三子,不像其他皇子皇孙那样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文不读书,武不知兵。
相反李倓身上颇有太宗皇帝李世民之风,他生性英勇善于骑射,富有才略,明显比大哥李俶和二哥李系更加出色。
只是李倓不敢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他害怕会引起不必要的嫉恨。
由于李倓故意在李亨面前进行藏拙,所以李亨根本没把这警告放在心上。
李俶见到李倓好像在担心什么,他自信满满说道:“三弟,你就放心好啦!杨国忠也不是吃干饭的人,更何况他还有韦见素在背后帮忙出谋划策。”
“我听说韦见素已经派人前往安西都护府,打算让封常清回朝述职,此举说明他跟杨国忠两人是有在暗中准备。”
“虽然安禄山名义上还是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但是他实际所能掌握仅仅只有范阳藩镇,河东藩镇和平卢藩镇他根本说了不算,因此不必担心他能闹出多大动静。”
李亨和李俶父子两人明显出现严重误判,还以为安禄山就算造反那也问题不大,大唐朝廷轻而易举就能将其扑灭。
他们父子两人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觉,还是因为安禄山出身杂胡,大家认为他撑破天就是清君侧而已,到时候还能借他之手除掉杨国忠。
可惜李亨和李俶父子两人都没意识到人心变了,他们还以为大唐王朝仍然处于开元盛世,殊不知现在是盛极而衰的天宝末年。
幽燕胡人和河北汉人联合起来的这一时刻,崛起于华北平原的河北集团,便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实力,这股力量强大到足以掀翻天下,哪怕处于盛世时期的大唐王朝也是无力镇压。
无论是李隆基还是安禄山,或许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意识到,这场大战将会影响今后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