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33章 游牧胡人的虚弱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游牧胡人的虚弱期(1 / 2)

姜天骄决定先来个简单的问题,他咧嘴微笑问道:“南兄,你可知我为何选在开春讨伐契丹。”

“这个……”

南霁云顿时脸色有些尴尬,没想到第一个问题就这么难,他哪里知道姜天骄为什么选在开春讨伐契丹。

只不过南霁云思考片刻以后,他回想起历史上很多将领讨伐大草原上的胡人部落,好像都是专门挑选春季。

南霁云立刻挺着腰杆子回复道:“将军,我记得大草原上的胡人部落,人畜基本都是靠着冬前积累的粮草度日,因此肯定不敢敞开肚子吃,只能保持在不饿不饱之间。”

“一个冬季下来人畜必然都会瘦上一圈,其中战马所受到的影响自然就会很大,故而胡人骑兵的战斗力便会跟着大打折扣。”

“反观我军这边什么都不缺,人马皆是膘肥体壮,双方此消彼长之下,春季就会变成最有利的出兵时机,而这刚好也是游牧胡人的虚弱期。”

姜天骄微微点头说道:“你回答得非常不错,可这远远不是最重要的。”

“重点在于牛羊马匹等牲畜都有固定的生产规律,母畜集中在春季发情受孕,经过夏季水草的营养补充,从而在后半年繁衍生息。”

“游牧胡人为了给牲畜提供足够水草,他们还需要根据季节不同逐步转换草场,若想维持种群数量的持续增长,这个生产规律就不能受到干预。”

“我军每次出兵讨伐都会打断这个生产规律,所有游牧胡人都需要通过迁徙来躲避战争。”

“为了应付我军春季进攻,他们只能动员大量牧民参与战斗,无论胜负究竟如何,都会有大量牲畜失去管理,而且还无法从战争中获得任何好处。”

“可要是我军不发起春季攻势,游牧胡人就会通过春夏两季恢复元气,从而在秋高马肥的时候南下劫掠。”

“而这时候正好是中原王朝的秋收季节,游牧胡人便能以战养战发展壮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至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南霁云仔细听着姜天骄的分析,他终于意识到还有这层因素。

一直以来农耕和游牧都是处于此消彼长,最好的防御永远都是进攻。

南霁云觉得这样战争永远不会停止,他一脸正色问道:“将军,如若双方通过贸易各取所需,不知可否化干戈为玉帛?”

“一时倒是没什么问题,可这会给后人埋下无穷无尽的祸患。”

姜天骄摇了摇头苦笑道。

“为何?”

南霁云认为通过边境贸易各取所需,为什么还无法做到化干戈为玉帛?

姜天骄郑重其事解释道:“那你不妨仔细想下,有什么东西是北方胡人有而我们没有的?牛羊马匹我们真的需要吗?莫要忘记我朝马政的惨痛教训。”

“当年我朝在陇右马场就有七十多万匹马,军力强盛,漠北突厥匍匐在我大唐脚下俯首称臣,不但放弃劫掠,转而追求稳定互市,还主动献上贡马换取生活物资。”

“结果双方展开互市贸易,大量廉价胡马冲击市场,朝廷马政因此荒废,战马来源从此受制于北方胡人,直到现在还没恢复过来。”

“而在这期间漠北突厥降而复叛,不就是认准我朝缺少战马无力反击,这才胆敢如此猖狂。”

南霁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看法,他不禁佩服起姜天骄这异于常人的见解。

其实很多人都以为通过贸易各取所需就能解决北方边境问题,殊不知这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中原王朝的汉人百姓都是属于农民,就算打赢北方草原的游牧胡人那也无法占领土地。

游牧胡人同样知道中原王朝的弱点,于是在王朝国力上升阶段便暂时蛰伏下来,放弃劫掠转而追求稳定互市。

只要中原王朝的马政出现荒废,游牧胡人就会撕掉脸皮反叛劫掠,由此双方形成一个死循环。

中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